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500商户舒展了愁眉——抚顺中院6.8亿异地腾退执行实现多赢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高嵩 本报驻抚顺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25-08-07 08:52

  这是一个涉及异地4处房产、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总标的额高达6.8亿余元的系列金融借款案件。在执行过程中,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依法依规并创新执行方式,保障了500多户商户持续经营、原有员工稳定就业。

  近日,案件申请人某金融企业代表将写有“执行利剑破坚冰,正义之光护民生”和“护航金融促发展,亮剑执行彰法威”的两面锦旗送到办案人员手中,并不住地表示感谢。

  是执行难题更是民生考题

  此次“异地腾退攻坚行动”所涉案件为金融借款类的执行案件,案件双方均为企业,涉及多个市场主体和大批在职员工。

  执行过程已历数年,经过了评估拍卖、抵债等多个工作程序,但执行裁定生效后,被执行人仍占用抵债房产用于出租经营,承租商户多达500余户。

  张某就是承租商户之一。他租用的商铺有100多平方米,他坦言:“最担心清退和另找地方,这么大的店太难搬!”还有一部分商户虽然店铺面积不大,但也有烦恼,商户李某说:“老顾客熟地方,搬了店生意就完了。”

  这不只是执行难题,也是一道民生考题——如何解决好此案涉及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民生就业保障、商圈生态维护等多项重大问题,成为了此次异地腾退攻坚行动成败的关键。

  创“腾退+重组”新方案

  很显然,“一刀切”式清退行不通。那该怎么办?

  面对困局,抚顺中院迎难而上,成立11个工作专班深入摸排情况。该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执行局局长罗跃辉带队实地走访沈阳、大连等地涉案房产,仔细勘察每一处房产布局,测量铺面,核对租赁合同。

  经过研判,该院创新性地想出了“腾退+重组”的新方案: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商业地产管理公司接手运营。这样既能帮助金融机构顺利收回房产,又能让第三方管理公司妥善安置商户、保留员工,确保市场运营不“断档”。

  抚顺中院还贴心地为原经营者留出过渡期处理业务,并与职工代表逐一沟通,深入了解大家的想法和顾虑。

  历经10小时终平稳移交

  腾退行动当日,23名执行干警奔赴外地执行现场,抚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全程监督,确保每一步都依法合规。 

  执行并非冷冰冰地驱赶关停。干警们提前开展了大量沟通工作,对被执行人及所有租户实施“双管齐下”:既讲明拒不配合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耐心倾听商户的实际困难。现场执行的关键时刻,执行法官展现出了灵活性:租期届满的商户不再续签;即将到期的给予缓冲时间另寻场地;剩余租期较长的,直接协调第三方管理公司与商户“无缝”对接,原有租赁合同继续履行。

  “整个执行过程中,我的店没停过一天,生意也没受任何影响!”商户张某深受感动。“小店保住了,真好!”商户李某的欣喜溢于言表。商户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让更多在市场务工的人员安心的是,法院已提前安排新管理公司与他们续签了劳动合同。

  整个执行过程历时10余小时,最终顺利完成了平稳移交。

  记者手记

  法院用“新招”成功盘活了4处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的原本被“冻结”的资产,6.8亿余元债务得以顺利执行,金融机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更重要的是,500多家商户未受搬迁折腾,照常营业,员工未丢饭碗,顺利转签新合同,原有市场的“烟火气”得以延续。

  人民法院不仅捍卫了法律权威,更用务实创新的执行方式,守护了老百姓的生意和饭碗,为当地营商环境构筑了??坚实的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