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本溪市平山区桥北街道矿山社区整治小开荒,不用社区工作人员多说,居民自己动手拆棚子、整理院子,一个多小时就把小区收拾“利整”了。这是矿山社区党委书记王冬梅刻在心里的感动时刻,侧面反映出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决策的高配合度、对社区治理的高融入度。
让居民认可、支持、融入社区工作,这是所有社区的期盼。记者通过采访得知,矿山社区居民的高配合度和高融入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初阶的诉求反映,中阶的议事协商和高阶的“三方联动”。
初阶:倾听民声
矿山社区内都是老旧小区。2018年,王冬梅来到矿山社区,当时社区居民并不那么支持社区工作,她在心里明确了开展社区工作的初级要求:一定要改变工作思路,多倾听居民心声,社区决策不能硬执行。
2019年,矿山社区宁家园小区实施硬化改造。一天,社区门口来了50多名居民,吵嚷着要见社区书记。
“你们来了正好,有啥问题咱们一起研究!”王冬梅见此反倒挺高兴,“你们别激动,出几个你们认可的居民代表跟我走!”
坐下来一细唠,王冬梅了解了居民不满的原因:小区硬化忽略了这些居民每天必经的一条砂石路,现在这条路走起来是晴天一脚灰、雨天一脚泥,直接关系到9栋楼近500名居民出行。
王冬梅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到现场一看,果然如居民所说,她立即申请增修一条150米长、5米宽的柏油路。
路修好了,这9栋楼居民的气顺了,也对社区的态度改观了,竖起大拇指说:“咱这社区行,真给干实事!”
现在,社区只要施工,居民一旦发现不合理,立即向社区反映情况,社区会主动与施工方协商,尽最大努力满足居民的合理诉求。
中阶:居民当家
让居民说话,确保治理方向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这只是矿山社区迈出的第一步。让居民当家,是社区的中阶目标。
王冬梅觉得社区的事仅靠9个工作人员来解决肯定是不够的,于是,社区成立了“壹楼居民议事会”,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小区规划、决策、监督。
“壹楼居民议事会”即一栋楼成立一个居民议事会,每户出一名代表参加,每次开会须有80%以上居民参加,形成决议不得更改。
“开会时间定在晚上6点多,这时候多数居民才有时间,网格员会在居民群里提前跟大家碰时间,一般开完会都得晚上9点多了!”王冬梅告诉记者。
居民程先生说:“社区考虑我们的时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尊重,就算不发表意见,也愿意参加!”
以宁家园小区为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后,针对车位划定、遮阳棚设置等工作,居民以“微提案”的形式,将他们的想法提交到“壹楼居民议事会”进行集中讨论协商,不仅集思广益,还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
一栋楼开一次议事会需要不少时间,但最后大家都很满意,王冬梅也觉得一切都值得。
高阶:协同共治
居民当家了,社区就可以不管了?并非如此,社区要做的还有很多——矿山社区通过链接各类资源,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这一高阶目标。
前不久,社区进行排污管道改造施工,要将居民楼前的排污管进行更换,但楼内管道不在改造范围内。
居民们找到社区“点单”:“只改外面不改里面,治标不治本,能不能把楼内管道也一起改了?”
社区认为居民说得很有道理,便去与施工方商量,施工方建议最好由居民集资将楼内的管道一起改了。社区主动出面协调多家单位,要来沙子、水泥、管子等,想办法帮居民省钱,又提出由居民自己找工人改造楼内管道的建议。
社区有一废弃排洪沟无人管理,社区联系多家单位筹措物资,居民也想办法弄来了砖,将小沟填平。小沟两侧还种下梧桐树,改造之后,曾经又脏又臭的小沟成为居民喜爱的纳凉之地。
爬上“高阶”,矿山社区构建起“居民‘点单’—社区响应—多方支持”的服务闭环,真正形成“三维共治”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