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白国军报道 新学期伊始,大连市内的中小学校周边出现了很多“高科技”:“临时信号灯”、“速度反馈仪”、“可变限速标志”等设施使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井然。
原来,大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利用暑假这个间隙,对全市110余所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进行了升级、完善。
此前,大连市交警部门深入了解了全市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状况和学校基本情况,并分别建立台账,严格按照国家《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确定了“两区一位·科技辅助”的升级版工作模式。即在校园周边设置“安全净空区”“缓冲警示区”“临时停车泊位”以及利用“临时信号灯”“速度反馈仪”“可变限速标志”等科技手段辅助的校园交通安全治理新模式。
通过在学校门前设置阻车隔离桩和网状线,组成人行步道“净空区”和机动车道“净空区”,防止车辆占用人行步道停放;将校园周边道路的限速值设为30km/h,通过设置“缓冲警示区”以降低校园周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在部分学校周边选择合适区域,设置了专用临时停车泊位,规范、优化了该区域内的停车秩序,保证道路通行有序。此外,交警部门还引进了“速度反馈仪”“临时信号灯”“可变式限速标志”等交通安全科技辅助设施,在部分学校尝试使用,以进一步提升校园周边道路的安全性。
据了解,暑假期间,该支队共设置阻车隔离柱1431根、专用临时停车泊位921个、网状线107组、限速30km/h标志202面、速度反馈仪7组、临时信号灯4组、可变限速标志6面。
大连市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交警部门还将对学校周边人行横道通行秩序、机动车避让行人情况进行重点管理,并对公交车、出租车和大货车等车辆,以及乱停乱放、违法调头、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非法上路等突出违法行为进行大力查处,全力保障学校周边道路通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