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换脸、图像合成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娱乐等领域,但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则可能成为侵害他人权益的工具。近日,康平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利用AI技术合成他人不雅视频并恶意传播的案件,违法行为人刘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民警在理发时发现嫌疑人,通过微信呼叫队友前来支援。
AI合成不雅照引发恐慌
被害人情绪崩溃
“我从来没有拍过这样的照片,怎么会出现在网上?”近日,康平县某理发店老板娘王女士(化名)在浏览某短视频平台时,意外发现自己的“不雅照”被公开发布。视频中,她的脸部被合成到裸露的身体上,并配以侮辱性文字。王女士瞬间情绪崩溃,家人也愤怒不已,随即报警求助。
康平县公安局网络安全大队大队长巩超介绍,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尽管发布者很快删除了视频并注销账号,但警方通过侦查,仍迅速锁定了嫌疑人——打工者刘某。
因被辞退心生怨恨
男子用AI技术报复
令人意外的是,刘某与被害人并非素不相识,而是曾有过短暂交集。经查,刘某此前曾在王女士的理发店担任洗头工,仅工作两天后,因技术不达标被辞退。尽管店家支付了50元试用期工资,但刘某仍心怀不满,认为报酬过低,遂产生报复心理。
“他交代,就是因为差钱生气,想着怎么泄愤,最后决定用AI生成老板娘的裸照发到网上。”巩超表示,刘某利用AI技术合成了王女士的不雅视频,并配文“你认识这个理发店老板娘吗?她惹着我了。”随后发布至短视频平台。事后,刘某虽心生悔意,但恶劣影响已经造成。
民警理发意外遇到嫌疑人
精准抓捕
由于刘某平时在多个工地打零工,行踪不定,给侦查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然而,办案民警始终未放弃追查,将刘某的体貌特征记在心里,通过走访摸排线索。
7月10日中午,巩超在辖区一家理发店理发时,无意间发现一名洗头工与嫌疑人极为相似。“我抬头一看,好像是我们那个犯罪嫌疑人!”为不打草惊蛇,巩超一边假装若无其事地继续洗头,一边悄悄联系同事支援。经核实,该男子正是警方寻找的刘某。随后,支援警力赶到,将刘某依法传唤至公安机关。
警方:网络非法外之地
技术滥用将受严惩
到案后,刘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沈阳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的处罚。
巩超提醒大家,随着AI技术的普及,类似案件可能增多,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利用技术手段恶意伪造、传播他人不雅信息,不仅侵犯个人隐私,还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等违法犯罪行为。”他呼吁广大网民理性使用技术工具,切勿因一时冲动触犯法律。
专家:AI技术需规范
公众应增强防范意识
此案也引发社会对AI技术滥用的关注。法律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已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规,明确不得利用新技术新应用从事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公众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也需增强防范意识,如发现自身权益受损,应及时保存证据并报警。
·记者手记·
这起案件虽因琐事引发,却折射出技术滥用带来的社会问题。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何在创新和伦理之间找到平衡,是全社会需要共同思考的课题。而对于个人而言,理性维权、依法行事,才是应对纠纷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