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慕名而来的人们走进了凤城市大梨树村,从中学习、领会“干”字精神。大梨树村也成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样板。不仅如此,大梨树村通过社会综合治理,消除了歪风邪气,增加了凝聚力,在平安建设中推动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今年初,大梨树村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释义】“干”字精神
在凤城市大梨树村,有个“干”字精神的领头人叫毛丰美,从1980年开始到2014年9月26日去世为止,他带领大梨树村干部和群众一干就是三十多年。靠着“干”字精神,把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今天的“桃花源”。
正是毛丰美提出的“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干”字精神,成就了今天的大梨树,“干”也成了大梨树村的精神象征。
村民白洁(中)与同组村民讨论化解家庭矛盾纠纷的方法
村内开展治安巡逻
3月中旬的一天,记者一早从凤城市出发,车向西南行了大约20分钟,就到了大梨树村。3月的大梨树村还在等待春暖花开,村子虽然没有夏季热闹,但一座设计项目面积1.2万平方米的观赏体验式田园的一期“大棚”内,万紫千红,吸引了不少游人。村子街路两旁的店铺牌匾整齐如一,路面上干干净净。
记者是第三次来到大梨树村了。在村委会,记者见到了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正新。
丹东首个《村规民约》
来自大梨树村
好的经济形势必须得有好的社会环境来保障。大梨树村在综治工作和平安乡村建设方面,村两委坚持从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入手,加强法治宣传,实行民主管理,让村民在学法、懂法、守法的基础上,把法律规范融入《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约束村民的日常活动,并化为村民的自觉行为,由此形成了具有大梨树特色的法治文化。
大梨树村面积48平方公里,有1707户,5131口人,有村民组22个,村党委下设5个支部,有党员197名。毛正新是毛丰美的儿子,但他和村里的村民一样,习惯把毛丰美称作老书记。他说:“当年老书记在带领全村人致富的时候,就认为农村发展经济离不开法治建设,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村民们相处和谐,乡村才能平安,经济也才能发展。”
早在1997年,大梨树村就出台了丹东市第一个《村规民约》。大梨树村《村规民约》的内容由村民共同提出,《村规民约》的条款由村民大会议定,《村规民约》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和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再通过村民大会进行修订完善。
随着时代变迁,大梨树村的《村规民约》也不断调整。环境整治也纳入《村规民约》当中。如今大梨树村旅游市场红火,于是《村规民约》又增加了村民维护景区卫生、秩序等内容。
大梨树村将遵守《村规民约》与村里发放的福利相挂钩,村民违反《村规民约》,他家的几千元或几万元的福利就会被取消。
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正新:
《村规民约》落实非常严格,绝不打折扣。现行的2016年版的《村规民约》共计十九条,除一些政策性条款以外,大部分在微观方面体现法治理念,涵盖了农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出现打仗斗殴、赌博等,都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那些无理取闹、蛮不讲理、辱骂他人、酗酒闹事、损坏公共设施、干扰正常的公共秩序,诬陷和诬告他人的村民,根据情节轻重取消其相应的福利待遇。对那些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村民,不但取消其全家福利待遇,还要向组长、妇女组长问责,并采取了连带责任。
社会综合治理
有章有法促平安
大梨树村有个传统,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二到十五之间,大梨树村都要在村委会举行报告会,同时安排新一年的工作。在这个报告会上,村两委把法治建设、综合治理、文明村创建作为重点进行上年的总结和新一年的安排。
如今的大梨树村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和果蔬为主的村子。村子抓综治和平安建设,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也改掉了过去的陋习。村民们生活在干净、整洁、和谐的环境里。
在景区内,通过对市场及环境的检查指导,消防、治安、交通车辆、广告规范、零售小商品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受到游客的一致赞许。2017年,大梨树景区被丹东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放心消费示范景区”荣誉。大梨树村还设立了市场监督管理办公室,安排专门人员对村内河流、水库、道路等进行夜间巡查,制止在河道、沟岔钓鱼、野浴、乱扔垃圾杂物等不良行为,使村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年,村里都主动请消防人员来村,对宾馆、酒店等人流密集场所和商户店铺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及时清除隐患。大梨树村还定期对凤泽大市场周边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私搭乱建、非法经营等有损文明城创建形象的各类不良情况进行综合治理。
村里还重视预防火灾事故,加大资金投入,对市场多个角落新增加了高清摄像头,建立了微型消防站,拓宽消防通道,增加消防培训和消防安全检测频率。
村民白洁向记者介绍,在第十四小组,那些不打工、不适合干农活、年纪在五六十岁的人,自愿组成巡逻队,常年义务巡逻。很多年了,村里没有发生过盗抢案件,没听说谁家丢过东西,晚上出门也不害怕。
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正新:
大梨树村村干部都争当守法的表率。在大梨树村,法律禁止的东西,村干部坚决不说、不做;《村规民约》制定的“土政策”,村干部坚决不越界;村干部要求村民做到的,村干部首先保证能做到。大梨树村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宣传活动。用横幅、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环境保护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
心往文明上想
劲往富裕上使
尊老敬老,倡导孝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强化和谐家庭建设,更为突出和重要。
大梨树村成立了道德评议会,村里扎实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大梨树村“最美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事迹进行宣传,在全村形成了很好的典型引导和激励示范作用。
大梨树村老年人口占全村人口近五分之二。这些老人绝大多数都与子女同住,家家生活和谐,没有一家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闹纠纷。老人都能尊重儿女,儿女也能尊敬老人。村民鲍蕾告诉记者,偶尔有个别人出来说道老人,大家都会嗤之以鼻。老人也注意爱护和尊重自己的子女,帮助正在奋斗中的儿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子女的负担,和平共处,其乐融融。
大梨树村的村民心往文明上想,劲儿往富裕上使,歪风邪气自然就退避三舍了。
在大梨树村,文化建设对平安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得到了验证。村民王雪喜欢在晚饭后跳跳广场舞。她告诉记者,村里有三处文化广场,村民休闲的时候,就到广场扭秧歌和进行文体活动。在大梨树村,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内有图书室、舞蹈室、书画室、健身室、游艺室、放映厅等文化室功能,吸引全村男女老少各类文体爱好者到中心活动。大梨树村已经形成了几个较大规模的文艺活动群体,活跃在各组和相应的文化活动中。村里多次举办少数民族特色村的嘎拉哈比赛,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有了这些活动,一些赌博等违法行为就没了踪迹。
今年初,中央综治委授予大梨树村“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凤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毕海英:
在大梨树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村党委和村委会一班人始终坚持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法治建设和综治工作,由此保障和助推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大梨树村优美秀丽的环境与善良淳朴的民风共同构建了美丽乡村和平安乡村的双重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