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司法触角与综治网络在盘锦深度交织,一场以“源头解纷”为核心的创新治理正在盘锦生动上演。盘锦法院锚定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坐标,将法庭“搬”到矛盾纠纷现场,让法官走进综治网格,以资源融合打破壁垒,以机制创新激活效能,勾勒出司法力量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的鲜活轨迹。
助力“一体化”运行
“法官讲得清清楚楚,还有起诉状示范文本,不用跑法院就能整明白,也能自己填起诉状,真是帮了我大忙!”盘锦市兴隆台区惠宾街道居民王阿姨在兴隆台区综治中心咨询后连连道谢。
在综治中心,时常能看到法院干警为群众回答法律咨询、开展法治讲座的身影。目前,盘锦两级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实现在全市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行全覆盖。
盘锦法院优化运行机制,在选派人员进驻、优化配套设施、明晰职能定位等环节精准发力,强化指导调解、司法确认、立案、速裁快审等工作,推动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调处、一揽子解决”。
打造“立体式”格局
盘锦法院持续深化多方联动机制,携手27家行业性调解组织开展“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与63家基层治理单位协作配合、协同发力,形成集矛盾纠纷分类导流、信息采集、立案登记、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及速裁审判于一体的闭环解纷运行态势。
居民和物业之间的纠纷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盘锦市双台子区人民法院依托综治中心联动解纷优势,采取“先行调解+速裁快审”的方式,与综治中心、住建局、社区、街道一同对辖区内12个小区100余件物业纠纷案进行化解。
调解过程中,业主表达了对物业服务的不满,物业公司也回应了自己的无奈。随后,法官、调解员分别向双方释法明理,积极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该批物业纠纷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60余件,部分业主当场支付了款项,剩余调解未成功的案件在综治中心速裁法庭排期开庭。至此,批量物业纠纷案件用时不到两周均圆满化解。
构建解纷“流动哨”
近日,盘山县综治中心巡回法庭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被告陆某逆行驾驶电动三轮车将正常行走的原告刘某撞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万余元,陆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因陆某正处于癌症术后放疗阶段,身体极度虚弱,事故造成的腰伤更使其行动不便,法官决定前往陆某家中完成庭审。
经法官倾情调解,多角度引导双方考虑实际情况,平衡诉求,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陆某躺在炕上感受了整个调解过程:“我也不想欠别人钱,谢谢法官们替我着想,赔完钱心里也敞亮了!”
盘锦法院成立综治中心巡回法庭,打破“坐堂问案”传统审判方式,探索完善“巡回法庭+判后答疑”模式,把巡回法庭作为法治宣讲主阵地,由法官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判决,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巡回法庭走出法院大门,深入田埂街巷,以最接地气的姿态将司法为民深植于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