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朝阳市龙城区税务局在税收法治建设领域持续发力、深化探索,创新推出“首违不罚+信用修复”机制。日前,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税务总局朝阳市龙城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鹏。
国家税务总局朝阳市龙城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云鹏
辽宁法治报:朝阳市龙城区税务局在工作中是如何将法治建设与税务工作相结合的?
李云鹏:我局始终将“十一个坚持”贯穿税收工作全过程,重点把握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我局将党的领导作为法治税务建设的核心,不断加强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完善强化垂直管理工作措施,探索形成了“引领示范学+日常集中学+系统深入学”的“三级联学”模式。二是坚持服务导向。我局着力推动“纳税服务升级”,不断丰富“枫桥经验”在服务一线的税收实践,打造“枫和税丽·与您同行”工作室,创新推出“税享无忧五个一工作法”,聚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税务样板。三是坚持系统治理。我局不断健全完善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动态精准监管机制,构建“政策落实+风险防控+争议化解”的全链条机制,近三年,累计开展政策辅导会24场,入企宣传走访5000余户次;累计完成风险全流程任务1020余项,任务完成率100%;受理并办结税费调解事件155件,调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我局调解中心被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评为“全省税务系统优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
辽宁法治报:朝阳市龙城区税务局在税收法治建设工作中有哪些创新实践?
李云鹏:一是税务执法更加规范透明。我局持续创新督审模式,推动“大数据督审”提质增效,累计发现并处理问题数据14条,完成率100%;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相关配套制度要求,坚持做到执法程序网上公开、执法信息网上公示、执法活动网上监督,三年来,共公示各类行政执法信息2342条,不断促进税务执法规范透明。二是监管体系更加优化完善。我局围绕房地产开发、医药、成品油等风险隐患高发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既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又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同时,强化税法宣传和案例曝光,通过开展“案例警示录”等系列宣传活动,让税法知识深入人心,让违法后果广为人知,有效增强了税法的权威性和震慑力。三是普法与服务深度融合。我局打造了“线上+线下”普法矩阵,线上依托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推送个性化政策解读,线下组建“税法宣讲团”走进园区、企业,2024年已开展专题辅导130余场,惠及市场主体6000余户。特别是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中,通过“政策找人”精准推送、“滴灌式”辅导,确保纳税人缴费人懂政策、会操作、享实惠,政策落实准确率保持100%。
辽宁法治报:在推进税收法治过程中,朝阳市龙城区税务局如何平衡执法刚性与服务柔性?
李云鹏:一方面锚定“法治基线”,让执法刚性有“准星”。我局始终把“依法”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梳理执法清单,明确“不可退让”的刚性条款。2024年,我局深入开展个体工商户“核转查”工作,对辖区内超定额个体户进行全面梳理,累计完成“核转查”1114户,个体工商户定额征收比例降低9个百分点;与医保、科技、市场监督等部门建立协同治税工作机制,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联合研判,共同研判处理疑点信息150余条,充分防范税收风险问题,维护税法权威底线。同时,我局聚焦“执法实战提能”,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把执法工作作为锤炼干部能力的赛场、检验干部能力成色的考场。另一方面,深耕“服务细处”,让柔性举措有“实感”。我局推出“首违不罚+信用修复”机制,对于首次发生且危害后果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对19项可纠正的违规行为给予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修复空间,为15户企业修复了信用等级。这一举措既维护了税法的严肃性,又给予纳税人容错纠错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征纳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