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聚焦法治理念引领 深化税收治理变革——专访国家税务总局凤城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健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张乐悦 | 发布时间: 2025-07-24 09:42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凤城市税务局以法治思维引领税收治理变革,通过健全执法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日前,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税务总局凤城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健。

张健

国家税务总局凤城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健

  辽宁法治报:凤城市税务局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提升执法公信力,并进一步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张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法治根基。坚持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二是健全机制链条,压实法治责任。构建覆盖决策、执行、管理、监督全过程的法治工作机制,明确各层级、各岗位法治职责。在税收执法上,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行政管理中,严格执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程序,确保机关运行规范有序。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彰显法治温度。秉持“执法与服务并重”理念,创新推行“政策辅导+风险提示”服务模式,面向纳税人精准推送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深化“法治辅导员”进企业机制,在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同时,有效优化县域营商环境,践行法治平等原则。

  辽宁法治报:凤城市税务局在推进法治理念融入税收治理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

  张健:法治建设的深化为凤城市税收工作带来了显著成效:一是执法规范化水平切实提升。围绕柞蚕丝绸、蓝莓种植等支柱产业,我们制定并应用《特色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执法指引》,统一了从育种到销售的执法标准;针对温泉旅游的季节性特点,细化了操作流程和风险提示清单。同时,通过与自然资源、环保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矿产行业资源税、环保税征管更加协同精准,这些举措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降低了行业性风险,纳税人普遍反馈执法更透明、更可预期,征纳关系持续向好。二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日益优化。设立“税费争议调解室”并构建“1+1+8+N”联动调解机制(即1个调解室+1个办税厅+8个分局(所)+N个内设股室),实现争议就地化解。创新推出“码上找局长”二维码服务举措,通过扫码可以实现“5+2”随时“云咨询”,税务审核员工作时间即时审核、线上当天回复,线下值班局长马上就办,将法治透明理念融合到税务服务中,实现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三是税收共治格局有效服务地方治理。依托《凤城市协税护税工作方案》,深化与财政、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常态化协作,特别是在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旅游消费数据共享等方面实现信息互通和联合监管,有力维护了区域税收公平和市场秩序。

  辽宁法治报:凤城市税务局对于进一步促进税收法治建设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打算?

  张健:面向未来,我局将持续聚焦法治税务建设,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深耕法治宣传教育,为本地产业注入合规基因。在强化税务干部法治实务培训的同时,创新面向纳税人的普法形式。特别是针对凤城特色产业,我们将开设“产业税收法治课堂”。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答疑、“税收法治云课堂”等方式,使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全面增强全社会税收法治意识,尤其提升特色产业从业者的税法遵从度。二是压实税收执法责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细化执法岗位责任,明确执法标准和考核指标,强化执法过程监督与结果考评。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执法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三是深化征管改革驱动精确执法,适配特色产业需求。我们将探索建立“特色产业税收服务与风险监控模型”;关注温泉行业的季节性经营特点、预收款管理及发票使用等,提供针对性服务;强化对矿产行业的资源税、环保税等特定税种的精准管理和服务。通过精准监管与精细服务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税收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凤城特色优势产业行稳致远提供坚实的税收法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