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双台子区双盛街道谷家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裴二平现在还记得,调解的三天时间里,调解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茶杯里的水换了一轮又一轮……
时间倒回今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两个家庭的平静。在双台子区某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打工的蒙某伟在作业时被突然倒塌的货物砸伤,虽经医院全力抢救,最终还是不幸离世。噩耗传来,蒙家人陷入巨大悲痛中,而该回收中心老板祝某某也愁得几夜难眠——一边是逝去的员工,一边是找上门来的家属,高额的工亡赔偿金像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
一方坚持依法索赔,一方强调经济困难,两家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协商变成争执,赔偿的事儿彻底卡了壳。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祝某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谷家村人民调解委员会递交了调解申请。有着多年调解经验的裴二平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第一次见面,裴二平没急着说赔偿,而是泡上热茶,让双方先冷静下来。“咱们先把事儿捋清楚。”他一边仔细询问事故经过、企业经营状况和蒙家的家庭情况,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时不时点头回应,让情绪激动的双方渐渐平复下来。
第二次调解,裴二平带上了厚厚的法律资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亡赔偿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这些都是有明确标准的。”他指着文件上的条款,给双方逐条讲解,又结合当地类似案例,算出了合理的赔偿区间。看到蒙某伟的儿子蒙某某眉头紧锁,裴二平又轻声说:“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祝老板这厂子确实规模小,事故后他第一时间送医、联系家属,态度还是很积极的。”转头又对祝某某说:“老祝,蒙大哥走了,家里顶梁柱没了,你多想想人家的难处,能多帮衬点就多帮衬点。”
就这样,裴二平来来回回地做工作。他一会儿带着蒙某某看厂子简陋的厂房,讲述祝某某创业的不易;一会儿又跟祝某某聊蒙某伟生前对家庭的付出,让他体会丧亲之痛,整整调解了三天。
“裴哥,我想通了,厂子确实不容易,赔偿金额可以再商量。”蒙某某的语气软了下来。祝某某也有些激动地说:“小兄弟,是我没看好场子,让你爸出了意外。我就是借钱,也得再多凑点!”最终,双方在裴二平的见证下,在赔偿协议上郑重签下名字。当祝某某将赔偿金交到蒙某某手中时,两个此前剑拔弩张的人竟然握了握手。
如今,回访的调解员带来好消息:两家人再没为这事红过脸,蒙家渐渐走出阴霾,祝某某的厂子也慢慢恢复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