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营口开发区“一警多能”显身手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李晓博/本报记者 杨清林 | 发布时间: 2017-11-07 10:36
  今年8月份以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紧紧围绕公安改革,组织全局民警、辅警与全区97个社区、村屯对接,深入开展“千名民警进万家”实践活动,以“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为抓手,突出法律宣讲、化解矛盾、整改隐患、服务群众等职能,全力打造“一警多能”,有效夯实打防管控根基。
 
  信息应用实战
  一举破案120起
 
  与其他地区开展“千名民警进万家”不同,开发区公安局聚焦基础工作,让每位民警当好信息采集员。派出所警力不足问题,局班子成员就分片包所,带领分管机关科室、大队成建制常态化对接派出所,从局长到普通民警、辅警,均是信息采集员、治安防范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全员参与信息采集,确保人人身上有指标、有任务。
 
  将“千名民警进万家”主题活动上升到政府行为,纳入综治工作考核。积极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综治网格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和物业管理人员等,协助提供和核查基础信息、矛盾隐患、案件线索。围绕维稳安保、反恐防暴、治安防控、打击犯罪等实战要求,突出实有人口中的高危人员、“三无”人员,以及出租房、日租房等信息采集和走访排查,先后直接抓获2名网上逃犯、一名非法居留的外籍男子。10月13日,通过入户核查,抓获因涉嫌砸车玻璃盗窃被吉林警方列为网上逃犯的刘某某,一举破案120余起。
 
  聚焦打防管控
  打掉2个恶势力团伙
 
  通过民警走家串户,广泛宣传防火、防骗、防盗常识和《信访条例》等法律知识,以及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治安防范、便民服务的措施和成果的同时,注重收集社情民意,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9月29日,根据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在开发区彩霞小区成功捣毁一个传销窝点,公安机关解救7名被困传销组织的受害人员。治安部门发挥环卫工人在岗时间长、覆盖面广、管理比较规范等优势,成立了“环卫治安联防大队”。这些“信息传递员”为公安机关提供各类情报信息150余条,成功串并破获多起系列街面“两抢”案件。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等“小案”,开发区公安局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未破的案件,组织民警串并攻坚,刑拘“盗抢骗”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15%。今年9月份,民警走访摸排,发现绰号“三鞭子”“三叫瓜子”等人在鲅鱼圈区望海、盖州市仙人岛海域强行向渔民收取“管理费”欺行霸市,红旗镇绰号“牛魔王”的邵某等人借政府拆迁动迁之机,造谣煽动群众向政府施压,经常寻衅滋事,以威胁手段敲诈勒索村民,群众敢怒不敢言。经过缜密侦查,先后打掉2个恶势力团伙,逮捕7人。
 
  深入学校、企业、居民小区等行业场所和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在居民小区、重点单位建设完善了智能门禁、内部监控,在全区学校安装了一键式报警系统。截至目前,检查各类场所和内部单位3200余家,发现整改隐患983处,临时查封24家,责令“三停”18家。
 
  结合入户走访
  结成帮扶对子106个
 
  结合入户走访,公安机关全面排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动迁拆迁、劳动社保、医患纠纷,以及群众身边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建立问题清单,通过整理、转办、督办、反馈,为党委政府决策处置提供可靠依据,及时解决化解,起到“减压阀”的作用。目前,已收集反馈各类问题17项540余件,全力推动解决。全局民警与困难群众结成“一对一”长期帮扶对子106个,利用走街串户的机会,为群众送证上门1326件、代办业务630人次。
 
  通过“进万家”入户核查,进一步摸清全区重点人员底数,建立健全卷宗档案,会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制。同时开展涉公安访积案集中攻坚化解活动,采取领导包案、一案一策模式,落实登门约访、帮扶救济、司法救助等措施,加大群众诉求问题解决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