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从钢都到沙湾:团结的深情好温度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25-11-18 09:09

  个人简介

  原飞,1980年4月生,现任鞍山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鞍山市法学会会员。2025年5月20日援疆,曾立三等功两次,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

原飞(左二)等人慰问少数民族贫困老人吾大叔

原飞(左二)等人慰问少数民族老人

  心声

  援疆的日子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厚重的底色。从钢都到沙湾,从办案一线到群众家中,从业务帮带到民族团结,每一段经历都让我对“责任”与“情谊”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新时代检察人,援疆的使命已融入血脉。我知道,在这场跨越千里的奔赴中,这份为民的初心、法治的坚守、团结的深情,将继续指引我在检察路上笃定前行。

  ——原飞


  消除“信息孤岛”

  “每一起案件都连着各族群众的柴米油盐,既要守法律的底线,也要暖百姓的心窝。”原飞告诉记者,援疆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杨小江的这句话,他始终记在心里。

  在当地投入工作后,一起服刑人员违规领取低保金的线索引起了原飞的注意。哈某2022年因犯罪服刑,但其低保金却未停发。凭借职业敏感,原飞和同事借助大数据监督模型深挖,竟发现2022年至2024年间,叶某、吾某等多名服刑人员均存在类似违规情况。

  低保人员居住分散、刑罚执行部门与民政部门衔接不畅、行刑衔接机制落实不到位,导致“信息孤岛”出现。“追回钱款只是治标,构建长效机制才是治本。”原飞等人随即从“压实监管责任、规范基层履职、健全联动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检察建议。最终,公安、人社、司法等部门实现了低保信息实时联网核查,联合核查与动态监督机制同步建立。

  全力传递温暖

  “在新疆,民族团结不仅是发展的基石,更是融入日常的温暖实践。”原飞向记者回忆起他在那里结识的一位老人吾买尔,“双腿残疾的他和患有高血压的老伴相依为命,二老需常年吃药,这让他们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

  得知老人下一年度的医保还没缴纳,原飞立刻联系村委会帮忙办理;了解到他行动不便取药困难,原飞一边让妻子寄来常用药,一边联系援疆医生上门问诊。“当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不停说着‘谢谢’时,掌心的温度传递的是跨越千里的信任。原来,援疆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将心比心的温度,是跨越千里的深情牵挂。”

  经验倾囊相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原飞发现当地年轻干警占比高,理论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他便和多名年轻干警结成“帮带”对子,从案件审查报告的撰写细节,到庭审答辩的应变技巧,再到法律文书的逻辑梳理,他把在鞍山的办案经验倾囊相授。

  同事在办理阿某减刑案件时,原飞与同事“全案复盘”,从刑法条文演变到减刑细则适用,逐环节拆解分析,帮同事理清办案思路。

  结合鞍山市检察院的经验,原飞协助沙湾市检察院修订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标准》《检委会讨论案件规则》,推动建立“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繁简分流办案机制”。“刚开始,有同事担心新制度会不会水土不服,我们便一起调研、一起调整,把鞍山的成熟经验与沙湾的实际相结合,让制度从‘纸上’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我愈发坚信:援疆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的成长,更是同心同行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