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日自省司法厅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规范执法、服务企业”为核心,从监督机制、监管手段、检查流程、反馈渠道等多维度发力,破解部分地区长期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全面提升涉企执法规范化水平。目前,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企业痛点”得到有效化解,“执法规范、企业安心”的良性生态逐步形成。
我省以搭建数据监督模型为抓手,推动执法监督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转型升级,监管手段更趋规范。其中,营口市聚焦海洋渔业领域精准发力,从5000余条执法数据中排查出68条不规范线索,强化监管效能;朝阳市建立涉企罚没款动态监测分析机制,从数据中深挖潜在风险与隐性问题,筑牢监管防线;阜新市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检查全程留痕、结果实时共享,2023年以来,执法投诉举报量持续下降;盘锦市依托信用平台行政处罚数据,通过算法精准识别“同案不同罚”“趋利性执法”等异常情形,实现靶向预警。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检查多、负担重”问题,我省通过建立行政检查统筹机制,实施“扫码入企”、清单管理、整合检查内容,推动多部门联合检查与结果互认,从源头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难题。其中,本溪市开展涉企检查事项“大清理”,清减比例达45%,12家单位还将85项检查内容整合为“一表通查”;大连市规定行政执法人员进入企业时必须使用“连政通”小程序,凡未经扫码要求入企的,企业有权拒绝入企检查,截至目前,入企检查次数同比减少26%。
同时,为畅通企业反馈渠道,我省构建起“线上+线下”多元投诉网络,推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步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