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凝聚服务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 宁治平 | 发布时间: 2025-07-01 08:40

  为了人民——改革由此而启程,因此而壮阔。

  (一)

  今年的早春,有一个深情的嘱托——

  “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

  目标越是坚定,越能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回顾党的百年风雨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人民更伟大;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回报,比赢得民意更珍贵。

  “我们党历来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组织起来。”

  到今日,回望全省100个县(市、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全部挂牌成立,一年已矣。

  党的社会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人民谋幸福,凝聚服务“国之大者”的伟业也迈上新的台阶。

  (二)

  辽水出源,有容乃大。辽水之滨,海天辽阔。

  滴水关情,念兹在兹。

  一枚徽章能有多重?

  秉持初心,是精神坐标的原点,也是向上而行的澎湃之源。把党员徽章小心翼翼别在胸前,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聚民心、筑同心,靠的是初心。

  一方会桌能有多大?

  有的叫“红色议事会”,有的叫“村情茶社”,有的叫“居民会客厅”,还有的叫“码上议”——桌上、“云上”,民主议事,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在聊事中说“辽事”,说自己家门口的事,有事好商量。在解决小事中办了大事,用小支点撬动了大治理。

  一条小路能有多长?

  “友好场景”在不断复制,“友好品牌”在快速扩军,新就业群体的困惑得到大幅消解。通往园区的小路不再“难走”,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脚步轻快。与此同时,新就业群体乐于参与社会治理,“双向奔赴”也成为了街村的“同一首歌”。

  ……

  (三)

  社区,是物理小单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小幸福”,也盖着基层治理的时代大印章。

  也许正是契合和蕴含着人们的期望,一些小区简单的名字,细细想来也意味深长。

  长安社区,原有废弃的锅炉房改造成了综合活动中心,阅览室、书法室、老年服务站、儿童活动中心一应俱全,改造过程“主打一个听劝”,“一老一小”被安排得妥妥的。长久的寄托,平安的期许,在居民的笑意中得到诠释。

  多福社区,“五彩多福”成了小区居民对外“显摆”的招牌,党员中心户的“红”、外卖配送员的“黄”、社区民警的“蓝”、退役军人的“绿”、退休医护人员的“白”,五彩缤纷的你我他,都是志愿者。人情味,是幸福的一条支流,多福社区的“福文化”就是小区居民的“文化自信”。

  雷锋社区,闪闪发光的名字在这里写下善良、热心、积极、接纳、共生,这片老旧小区的人们,“住进来就不想走”。在这片具体而微的精神发祥地上,居民互助的样子,就是雷锋的样子。

  ……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新时代群众路线新坐标上,由落子布局而精耕细作,由多点突进而全面开花。我们不变的精神动力,就在于凝聚服务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四)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从历史中走来,向更高处攀登。

  做群众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分忧解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

  让人民群众生活好上加好,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这是温暖人心的未来。

  (五)

  也是在今年的早春,我们的记者回访绥中县灾后重建情况。在葛家乡二道房子村,阳光洒在温室大棚翠绿的黄瓜藤蔓上。记者问,现在的生活咋样啊?一位农民冲着阳光笑了笑,伸手比出了OK手势。 

  何以OK?

  一个韧性十足、活力满满、生机勃勃、热辣滚烫的辽宁,凭什么不OK?一个视野更高远、心态更开阔、布局更宏大、姿态更积极、策略更灵活、措施更有力、奋勇更争先的辽宁,凭什么不OK?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