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北崴子村踏上了“致富天梯”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石健 | 发布时间: 2017-07-12 10:31
  一口咬下满嘴留香的山菜包子,再踏上257蹬的“致富天梯”,拍摄苍鹭、白鹭,如今这一连贯的动作已经成为清原满族自治县夏家堡镇北崴子村的“招牌行程”。这其中都有哪些致富故事?记者跟随抚顺市东洲区道路交通调解委员会主任刘诚阳的脚步,一探究竟。
  北崴子村地处清原县西北角,四面环山,这处“山窝子”是亘古未变的自然地貌。偏居一隅,自然注入了“贫困”的基因。几年前,听说这里每到春秋两季就有白鹭、苍鹭经停此地,爱好摄影的刘诚阳慕名来到这里。“道难走、地方穷是小事,乱砍乱伐可是大事。”刘诚阳一语道出了几年前村里的乱象。由于交通闭塞,老乡收入微薄,不少村民打起了上山伐木的主意,趁着林业部门不注意,悄悄砍伐山地林木。为此,刘诚阳开始关注此地的发展。
  “首先得让村民有事干。”刘诚阳一面多次来到这里拍摄候鸟,一面和夏家堡镇的齐镇长搭上了桥。“这地方底子薄,可只要稍微有所改变,村民的腰包就能鼓点儿。”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联系到了当地林业站,村里乱砍乱伐现象遏制住了。
  如何致富?怎样致富?这一道难题又摆在了大伙的面前。
  刘诚阳告诉记者,从那一刻起,他已经把当地村民当成了自己的亲戚,帮“穷亲戚”致富,成为他的心头大事。由于经常吃住在老乡家里,刘诚阳发现,看似平常的农家大米、山菜包子,在城里人眼里都是宝贝。“为啥不把城里的摄影发烧友都招到这里来呢?”随着这个想法的迸发,刘诚阳立刻找到齐镇长,二人商议对策。“其实,吸引摄影爱好者就是一种独辟蹊径开发旅游业的方式。”回想起当初的想法,刘诚阳总结说。就这样,刘诚阳首先找到了抚顺市司法局的几位摄影爱好者,利用休息时间来到村里拍照,顺便自掏腰包住在老乡家里。“一天50块钱住在农家院,包吃包住,吃大鹅蛋和特色山野菜。”回想起当初接待摄影爱好者的情形,村民刘大哥笑着回忆道。
  然而,随着北崴子村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客流量”的不断加大,新问题又随之而来。沿着村里的马路走到山脚下,已经是丛林密布,如果赶上雨季,山路泥泞,非常不适合攀爬。如何能够让上山的人不费劲成为了又一个难题。在当地熟悉地形的村民建议下,大伙希望能够在山上修一道天梯,供人攀爬。“看似很简单,可是钱从哪出?”在刘诚阳看来,帮着村里拉客,只能带动一小部分经济发展,想致富,还得修条路。就这样,镇里、村里、林业站和刘诚阳多方合力,筹措资金,终于运来石料,修成了天梯。如今有了这道天梯,人们来这摄影更方便了,山上的宝贝也能顺利运下来,甚至拉到城里卖钱。
  “俺们这天梯特意排了257蹬,知道这是为啥不?”村民刘大哥笑着解释说,“257谐音‘爱我齐’,我们得感谢齐镇长和这帮贵人们。”在村民看来,北崴子村穷了这么多年,如今终于富起来了,以这种方式纪念不为过,这条“致富天梯”还要在未来被踏踏实实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