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好一个“敢死队长”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孙程超 | 发布时间: 2017-05-10 10:35
记辽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本成
 
  鞍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的刘本成是一个从革命老区走出来的消防战士。
  2003年,18岁的刘本成从山东临沂革命老区参军入伍。2005年,经部队推荐,刘本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校。2012年,省消防总队基层指挥员比武竞赛备训,刘本成克服腰间盘突出造成的剧痛,取得单项第一名;他还带领特勤中队在负重3000米项目中勇夺全省第一。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这是刘本成时刻牢记的座右铭。刚入伍时,他的身体比较瘦弱,为了练好挂钩梯,别人练一遍,他就练两遍,别人休息,他还继续练。在每天的训练之余,他都要加做400个仰卧起坐、300个俯卧撑、100个引体向上,从无间断、始终如一。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训练成绩在中队内便达到优秀,并在支队体能考核中取得多项科目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1年,刘本成调到特勤一中队。消防特勤中队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处置突发灾害事故中,承担最为急、难、险、重任务,是消防部队的“尖刀”“拳头”和“敢死队”。
  2014年3月,指挥中心接到一企业报警称:有一个人掉进淤泥池里,急需救援。刘本成立刻带领战士到达现场,淤泥池直径约10米,淤泥离地面5米多高,深陷淤泥中的人只露出一个脑袋。刘本成决定采取以水攻泥,直升救人的办法,在淤泥池的上方架设一根救援横梁,自己爬到横梁中央,用一条绳索系到淤泥池上。刘本成带来一块木板,单膝跪在木板上,一只腿深深地陷入淤泥中。他一边安慰遇险工人,一边摘下自己头戴的安全帽,小心地蒙住了遇险工人的脸庞,保证遇险工人不再遭受第二次伤害。他操起消防水龙头,对着遇险工人身边的淤泥猛烈射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遇险工人终于在淤泥中露出了身体。刘本成连忙给他拴上绳索,上面守候的消防战士像驾驶直升机一样把他拉了上来。工人获救了,刘本成满身满脸都是泥浆,累得几乎爬不上来了。
  在一次次成功抢险救援后,刘本成有了一个绰号——“敢死队长”!
  鞍山是一块英雄辈出的土地,雷锋、孟泰、郭明义等英模的事迹从这里传遍神州大地。在英模精神的感召下,刘本成带领一中队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小分队”和“特勤消防青年志愿服务队”,官兵们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捐资助学等各项社会活动。先后帮扶5名孤寡老人,资助6名失学儿童,共建了3个文明社区。
  北山社区中80岁高龄的孤寡老人惠庆吉身患重病,生活困难,刘本成主动与其结成帮扶对子,数年如一日,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料理家务,并拿出自己的工资给老人购买食物及生活用品。华育初中一年级学生白鑫龙父亲早逝,跟着下岗的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着给人做缝纫供其上学,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得知情况的刘本成和中队官兵筹建了一个救助基金,每学期资助2000元用来帮助解决白鑫龙的上学费用,直到大学毕业。
  当战士,领导说他是个好兵;当队长,战士们说他是榜样。刘本成所带的特勤一中队也连续五年获得省消防总队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三争优先进中队”“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中队”荣誉,并荣获“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公安消防部队三争先先进基层单位”“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执勤训练先进中队”等称号,相继有21人入党,30余人次立功获奖,他个人还获得了辽宁青年五四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