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头道派出所接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报案信”。报案人李先生称自己在丹东与人谈生意签合同,结果被人骗了4000块钱。如果来丹东报案,光来回的飞机票就不止这个数,所以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这么一封信,看能不能把损失追回来。
民警有些犯难,所领导一锤定音:“小案子关系着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这报案信,咱们必须得重视!”民警们立即根据信中所提供的信息联系到了李先生。
“礼尚往来”是骗子的套路
“他们给我打电话,说是看好我们家的化肥产品,先是让我们发样品给他们。我以前在丹东当过兵,对方就说他以前也是军人,还一口一个‘老班长’地称呼我,感觉特别亲切。过了一阵子,他们说这个样品没问题,让我们到丹东进一步谈生意签合同。我们双方见面之后,对方表现得十分热情,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合同签好之后,人家还准备了礼物送给了我们。我们一看人家这么客气,我们也得礼尚往来啊,就到一家烟酒店买了中华烟和茅台酒回赠了过去。本以为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谁知道回来之后对方却迟迟不履行合同,人也联系不上了,即使打通了电话也是万般敷衍推托,我这才发觉自己是遇到了骗子。”
根据李先生提供的线索,民警经过缜密细致的走访调查,很快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张某。
张某快60岁了,过去从事过化肥生产及销售等相关工作,后来他听朋友无意间说起现在有一种通过骗人签合同来“空手套白狼”的骗术,便动起了歪心思。他先是自己租了一间房子,然后通过企业黄页和互联网来查找相关企业的信息,并打着“想大宗订购产品”的幌子与对方进行联络,再以自己的相关“经验”来骗取对方信任,让对方来丹东与他进一步“谈合作,签合同”。等把对方骗来了丹东,他就以“企业代表”的身份与对方进行“洽谈”,等双方谈妥签了“合同”,他又会送给对方包装十分精美,但实际价值仅有几十元的“贵重礼品”。对方自然要回赠,张某会推荐他们到烟酒店里买高档烟酒。等对方离开之后,再将这些烟酒折价退回,从而赚取这一部分差价。有时候老板不愿意给退,他就主动提出可以打折,比如5000块的东西就退4500就行。
经过审讯,张某又交待了数起同样手段的诈骗行为,涉及金额也都只有几千元。
就是为了不让百姓吃亏
为了尽可能地帮被骗群众追回损失,民警根据张某的交待联系到了其他受害人,但是当拨通电话说明来意之后,受害人却显得非常错愕:“他是骗子?怎么可能!我们合同都签了,你们是警察?我看你们才是骗子!你们从哪里弄来的我们的信息?”连珠炮般的发问后,对方便挂断了电话。
民警一脸无奈,但是经过信息的仔细对比确定对方肯定是受害人之后,民警又一次拿起电话反复地沟通解释,对方终于相信自己的确是被骗了。
可接下来按照程序要进一步做相关笔录时,对方却又犯起了嘀咕:“我们这里离丹东太远了,这要是去一趟来回机票要好几千,费时费力。要不就算了吧,我们就当花钱买了个教训,以后多注意就是了。”
民警本着“绝不能让百姓吃亏”的理念,与被害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协作,在当地做笔录走程序,顺顺当当地帮他们追回了赃款,破了案。
案子破了,退赃很麻烦。受骗群众说:“大老远的,就算了吧。抓着了坏人我们就挺满意的。”民警只好要来银行卡号,将赃款一一退回到受骗群众的账户中。
报案信换来了表扬信
近日,头道派出所又一次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只不过这次不是报案信而是表扬信和锦旗。信中该案件的受骗群众高度赞赏了丹东公安民警为民负责、为民解忧的行为。千里万里的距离阻不断人民警察打击犯罪、维护群众利益的决心。虽不是什么惊天大案,但却真真切切地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