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大石桥市人民法院高坎法庭有202起纠纷在诉前就得到了化解,仅有18件案件上诉,上诉率下降56.2%。高坎法庭紧紧抓住“诉前”和“判后”这两个关键节点,扎实做好调解和答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高坎法庭法官进行调解
诉前调解 为一审编织好“过滤网”
今年6月,大石桥市某种业公司因农户拖欠农资款,到高坎法庭递交起诉状。法官张明瑞了解情况后,与人民调解员一起实地到欠款农户了解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并现场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诉讼还未形成,纠纷就得到了化解。
2019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高坎法庭以审判工作为依托,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妥善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案件。对于到庭诉讼的当事人,高坎法庭首先告知其诉前调解的优势、流程、处理方式等,帮助当事人分析诉讼风险和成本,邀请人民调解员引导当事人算好亲情、信誉、时间、经济、风险“五笔账”,把大量适合调解的矛盾纠纷解决在立案之前,形成一张庞大而充满活力的“过滤网”。
判后答疑 为二审治理好“诉源”
2019年,高坎法庭共审理涉及辖区拖欠水费案件100余件。案件判决后,其中80余名当事人提出上诉。为了避免这些案件集中进入二审程序,产生不稳定因素,高坎法庭庭长高文伟主动约请村委会负责人进行座谈,最终使80余名当事人撤回了上诉,剩余1名当事人虽然坚持上诉,但对二审可能败诉有了心理准备,二审判决其败诉后,该当事人立即到高坎法庭主动履行了给付义务。
判决书送达完毕,标志着一审程序的结束,高坎法庭却自找“麻烦”:员额法官严格执行“判后答疑”制度,尽量对败诉方当面送达判决,当场解答败诉的原因,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承办法官针对上诉状提出的事实和理由再做一次判后释法和调解工作。高坎法庭通过进行判后答疑,上诉案件明显减少,上诉案件经二审判决后,上访案件基本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