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沧桑巨变,弹指一挥间。
40年风雨兼程,峥嵘岁月稠。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打开北镇市人民检察院尘封的档案,如潮的思绪随着翻动的图片与文字涌出记忆的闸口。一段段文字记录着如昨的往事,一幅幅画面定格了历史的瞬间。
上世纪80年代,北镇检察干警在查阅卷宗
12月11日,记者走进北镇市人民检察院的荣誉室,历年获奖的牌匾和奖杯在这里一一陈列:全国首批“五好”检察院、全国人民满意检察院、全国文明接待室、省人民满意检察院、纪律作风建设示范院、省精神文明单位、省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从1998年全国检察机关第四次“双先”表彰的全国模范先进院,到今年第九次“双先”表彰的全国检察机关集体一等功,这是历代北镇检察人薪火相传结下的硕果。
医巫闾山下,北镇市检察院40载一路走来。从原本低矮破旧的小平房到宽敞明亮的高楼,从肥大的橄榄绿到修身合体的检察蓝制服,从大檐帽到标志检徽,从手写记录到无纸化办公,北镇市检察院一直在变化着,也一直没有变,一代又一代北镇检察人“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精神始终没有变。
回望来时路途,北镇市检察院留下的是坚实的脚步和辉煌的成绩,传承的是艰苦奋斗、永远向前的精神,坚守的是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的作风,激荡的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吹响的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号角。
与时代同行,不变的是精神,变化的是前行攀升的步履。
荣誉满满
40年走来 他们把重任扛在肩上
“重建时的审查批捕科,随着职能的强化,现在已经更名为侦查监督科。”北镇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关玉新介绍:“我们院里的局域网现在实现了办公微机化、资源共享化、工作无纸化。手推油印材料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扫描仪、录音录像设备、侦查设备、网络服务等一应俱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担负着审查逮捕、立案监督、侦查监督职能的刑事检察部门,他们对侦查机关提请逮捕的案件详查细审,严格把好证据关、事实关、适用法律关、诉讼程序关。北镇市检察院“深挖案件线索,拓宽立案监督渠道”的工作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系统转发,多次在省检察系统侦查监督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多年来一直居于地区检察系统首位。
在公诉工作上,北镇市检察院走上了创新之路,20多年里,涌现出多名省杰出青年卫士、省“十佳”公诉人、锦州市最佳公诉人。
阅卷时,他们埋头桌案;公诉时,他们雄辩滔滔。动静之间,无不彰显公诉人精深的职业素养,有力地维护了司法公正,保证了刑事法律的统一、正确、全面实施。
北镇市检察院公诉部门是个荣誉满载的集体。2005年被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等7个国家级部门联合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还与多所学校结成综治共建单位,为学生上法治课。
随着时间的推移,检察官的称呼由“校外辅导员”变成了“法治副校长”,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没有改变的是检察官一直未曾间断过的法律讲堂。40年来,在法律讲堂受教育的人数约达40万人次。
11月27日,北镇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量代表该院接受表彰
40年走来 他们写就浓浓为民情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群众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在感同身受中去体会,准确掌握群众的所需所盼,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在刀刃上,最终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结果。”北镇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科长杨红对记者说。
40年的时间过去了,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更加人性化。
杨红说:“以前的接待室条件简陋,为更好地服务群众,2016年,我们建立了举报和申诉控告受理中心。大厅内设置了便民服务柜、医药箱、防暑降温设备、饮水机、触摸屏、报纸架、老花镜等便民物品,同时升级了监控设备和安检设施,实现对群众信访过程同步录音录像,接访人员自觉接受监督。检务公开屏上滚动播放检察机关公开承诺书、来访须知、受案范围以及相关检务公开事项。”
新的接待大厅集信访接待室、检察长接待室、远程视频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律师接待室以及信访听证室等于一体,功能完备。
“以前都是手写记录来访者的诉求,再仔细翻阅相关案件信息。如今在局域网几十秒钟就能搜索到案件情况,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杨红对比着多年来的变化说道。
对待每一位来访者,接待人员都给予最大的耐心和温暖。对待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备案、事事有回音。北镇市检察院还率先在锦州地区实行检察长接待日制度、预约接待制度、首办(问)负责制、督办协调制、员额检察官接访制,实现控申工作规范化。坚持检察长接待接访和批办,及时处理疑难访、复杂访,重访率为零。北镇市检察院细致入微为民服务,获得了百姓的赞誉,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保持至今的“全国文明接待室”殊荣就是最好的见证。
40年走来 他们锻造一支过硬队伍
作为一个集体,北镇市检察院为全院人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院内设机构因职责不断细化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人员构成逐步年轻化、专业化,文化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高中、中专学历占大部分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学本科占80%以上,法律专业或拥有法律执业资格的人员达到100%。
“一岗双责,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检察长负总责,分管检察长直接抓,部门领导具体抓”的优良传统从建院以来延续至今,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内营造出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对外打造出敢于争先、勇于创优的精英型品牌化群体形象。
为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检察队伍,多年来,北镇市检察院紧紧抓住主题教育、专题教育等有利契机,不断提升干警思想政治素质。他们始终秉持“政治建检、业务立检、规范促检、文化育检”总体目标,笃定而行。全面从严治党,把牢政治方向,树牢“四个意识”。全院上下层层传导压力,党建队建工作同频共振;牢牢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切实做到警钟长鸣。狠抓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岗位练兵、业务培训、领导重点结对指导、重大案件办理、青年检察官轮流办案、三堂同步、检察好师傅工程等推动业务尖子、办案能手的培养,全面锻造过硬检察队伍。多年来,无一例违法违纪的现象发生。
“北镇市检察院以省人民检察院‘1+4+5’部署为总要求,以‘六项重点’工作为总思路,狠抓‘四个工程’建设,聚焦主责主业,忠实履行职责,秉持北镇检察精神破浪前进。”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量如是说。
从“公正执法、狠抓办案”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从政策办案到依法办案,检察机关经历了刑法、刑事诉讼法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全部过程,和着中国法治进程的节拍融入到依法治国的时代洪流之中。
北镇市检察院在历届地方党委正确领导、人大权力监督、政府强力支持和政协民主监督下,在院党组一班人有力带动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领导班子示范带头作用,提升队伍整体综合素质,以检察改革促工作发展,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全面履行着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后记
巍巍闾山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悠悠古城镌刻着创业的丰碑。回首北镇市检察院恢复重建走过的40年,是创业的40年,是辉煌的40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一代又一代的北镇检察人正沿着辉煌的征程,昂首向前,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