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借鉴“枫桥经验” 力争再获平安示范区 ——记抚顺市东洲区委政法委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黄硕 文并摄 | 发布时间: 2018-12-14 10:44

  抚顺市东洲区位于抚顺市区东部,那里有山有水,更有规模庞大的多家化工企业。章党镇的葡萄、大伙房水库的鱼让常住人口32万的东洲区闻名遐迩。然而多年前,这里却是一个矛盾纠纷多发、信访问题突出、社会治安复杂的老旧城区。近年来,东洲区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平安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借鉴和发展“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立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依托、以立体化防控为基础、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手段、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支撑、以群防群治为补充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构建“党政推动、政法主动、部门联动、全民齐动”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2014年至2017年,连续4年荣获省级平安示范区,平安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如今,东洲区政法人正在朝着连续5年获奖的殊荣不断努力。

东洲区的平安建设给市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东洲区的平安建设给市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夯实根基,实现“智慧综治”升级

  2017年以来,东洲区委政法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为全区各级综治中心、综治工作站统一了各种标识及规章制度。

  全区各乡镇街道所有社区(村)综治中心标准化各项规章制度图板全部制作安装完毕,并投入资金50万元高标准打造兰山乡综治中心现代化的视频指挥中心试点,综合运用平安辽宁系统,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重点人管控、出租房屋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一体化,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接待、一套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务的实战化运行,实现了“智慧综治”升级。

  东洲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庆连告诉记者,为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力运用科技手段,全区上下发力,强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

  据了解,东洲区目前已新安装高清视频探头2271个,配齐了处突、应急、救援等全套装备,全面升级改造巡警大队及各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为公安机关购置了6台新式“110”巡车并配发给各城区派出所,车顶安装4G图传摄像头,将巡逻现场画面和声音稳定流畅地传输至分局指挥中心,实现扁平化指挥,使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大大提高。

  同时,东洲区公安局下沉警力,做大做强派出所。充分发挥公安专业队伍的作用,构建大巡防联动新模式。今年共招录辅警60人,组建150人治安巡查队,实现主要街路、村屯、治安复杂地段、重要路口见车、见警、见灯,实现治安无死角,全面提升社会面管控能力,使得东洲区重点地区、重点地段的发案率得到有效控制,发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服务为本,实现“减存控增”升级

  东洲区委政法委在全市率先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强化社会联动调处,实现“六联”(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人口联管)目标,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东洲区委政法委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东洲区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计划,加大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力度,坚持“五级处理+问题清单+顶层协调+督查推进”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采取“分类、分级、分责”的“三分模式”,对每一件矛盾纠纷进行有效界定和明确分类,明确责任主体,依法依规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的诉求,彻底解决了一批沉积多年的信访矛盾纠纷。各乡镇(街道)不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通过“和事佬”工作室、“三老”(老干部、老模范、老党员)“三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工作组,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2018年,全区“减存控增”信访案件已完成42%,超额完成任务,实现了“五个坚决防止”的工作目标。

  为实现连续5年获得省级平安示范区的殊荣,东洲区委政法委加强了队伍建设,组建了安保志愿者队伍,明确职责任务。今年5月,对原有的248支群防群治队伍进行整合,成立了东洲区环卫志愿者队伍,将全区400名环卫工人纳入到群防群治力量,擦亮群防群治的“眼睛”;设立了群防群治岗,在宣传社会治理、平安创建,劝导违法和不文明行为,收集各类不稳定因素信息,以及在重大活动、敏感节点等重要时期协助开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