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坚持产业“旺”村 打造宜居桃源——西丰县委政法委驻德业村工作队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18-11-30 10:53

  白墙灰瓦、新修的边墙即将喷涂,整齐的路灯矗立在今年刚刚竣工的边沟旁边;新建的养牛小区正在等待着新的主人,合作社里的梅花鹿毛鲜肉肥。

  初冬时节,行走在西丰县振兴镇德业村,越来越美丽的村容村貌让人耳目一新,养殖产业也呈现一派生机。

  德业村变了,变化始自西丰县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的到来。

工作队的三个年轻人1

工作队的三个年轻人

  几年来,驻村工作队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结合德业村实际,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推进文明乡村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以党建促脱贫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纪华音说,“实施脱贫攻坚,党建引领是关键。”

  为此,驻村工作队从党建工作入手,着力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贫困户真心想脱贫、真心想致富。充分调动和发挥村干部、老党员、种植能手、致富带头人的积极作用,让具备帮带能力的党员群众带动贫困户,为贫困户寻找致富路子,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此外,驻村工作队坚持抓好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帮助村两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信息公开,推进村级组织运行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开展“两代表一委员”活动,先后三次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村、屯搞好调查研究。

  利用资源优势

  德业村下辖德业屯和玉成屯两个自然屯,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13人。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尽早让贫困户脱贫,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德业村的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基础,与村委会班子成员一道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到50万扶贫资金,建设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养牛小区,修建了建筑面积800余平,可容纳100头牛的牛舍。引进投资商,与当地4户村民联合成立了西丰县振兴镇庆东鹿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圈养梅花鹿38只。组织德业村两委干部及果农,到开原市莲花镇考察吉盛李子种植项目。下一步,计划先由村两委干部带头种植,若产量收益可观,再由村民扩大种植。

  “村里贫困户可以将秸秆卖给我,农闲时节也可以到合作社打零工来增加收入。同时,鹿的全身都是宝,将来随着养殖鹿的数量逐步增加,每名入股的农户每年可以增加收入六七万元。”投资商杨先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坚持产业“旺”村的同时,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驻村工作队还多次走访贫困户和其他农户,深入了解基本情况,全力帮助村民脱贫。此外,驻村工作队队员纪华音、程绍军、胡昊还分别与贫困户刁玉喜、蓝翠玉、蓝运学、冯加斌等人结成帮扶对子。在他们的帮助下,贫困户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这几个孩子太好了,平时没少帮助我,我挺高兴的。”贫困户刁玉喜的心声,代表了大家的感受。

  改善村容村貌

  “打造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文明建设”,驻村工作队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

  在硬件建设上,驻村工作队整修了村部,置办了桌椅等办公用品;完成了3676米村道硬化;积极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80万元,修建了1150米边墙、1300米边沟;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这些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环境。未来,还将在道路两旁种植绿化带,开展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工程建设,进一步规划农村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

  在逐步完善村里硬件建设的同时,驻村工作队帮助村两委制定了党员公约、村规民约,引导广大村民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诉求,营造依法用权,依法办事的法治氛围。为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自从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破除了红白喜事中铺张浪费等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德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张玉霞说,“随礼最高不能超过300元,办事也不能多于5台车。”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结合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先进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搞大秧歌比赛、广场舞比赛,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最美儿媳、最美少年、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

  初冬时节,白雪覆盖的德业村美好而整洁。袅袅炊烟中,正升腾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