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长安网讯 "今年以来我们村没有发生过任何治安和刑事案件。"9月11日,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沙美村村委会主任冯锦锋一边带记者行走在景色如画的村庄中,一边向记者介绍,"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让村民们走上发展产业的致富路,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
今年4月,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沙美村获评"海南美丽乡村",昔日落后的村庄蜕变为如今景美风清、和谐平安的美丽新乡村,得益于沙美村传承已久的"公道文化",离不开村级治安"技防"和"人防"的守护。
如果说小桥流水人家是沙美村的躯体,那么历代传承的文化则是沙美村的魂。几十年间,沙美村的"公道文化"帮助解决了村民间数不胜数的矛盾纠纷,代代相传的"村规民约"已经融入村民生活,成为约束举止行为的无形合力。一个有文化的村庄,注定在发展上拥有加速度。
沙美村的"公道文化"源于"吃公道"。改革开放初期,物质条件欠佳,琼海形成了集体聚餐的吃饭形式,大家为了平等地同吃一只鸭或鹅,就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主持公道"分而食之。随着物质条件的好转,"吃公道"在沙美村逐步演变为了主持公平正义、为民做主的"公道文化",也成了化解矛盾纠纷、建设平安乡村的"润滑剂"。
"目前我们村里1000多村民中,有10余名'公道',都是比较有威望的人。"现年86岁的莫履经是沙美村最受尊重的长者,村民们称之为莫公道。就在不久前,他在请莫翠豹兄弟"吃公道"的同时,成功化解了兄弟俩的槟榔树权属纠纷。
与"公道文化"相伴而生的,是"村规民约"。
"遵纪守法,崇德向善;爱国爱家,公民典范。"在沙美村环湖路边,竖着一块"沙美村规民约"的牌子。记者看到,"村规民约"不仅有村民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约定,还有对村民遵纪守法、远离黄赌毒等的相关约定。
"'村规民约'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正在散步的村民苏广川称,自己家里也抄写了"村规民约",不仅用来约束自己,还用来教育孩子,提升家庭文明水平,守法有德,以小家促大家,为沙美村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的'村规民约'随着村子的发展不断在调整。"冯锦锋指着刻了20条"村规民约"内容的牌子介绍:"牌子放在醒目位置,就是时刻提醒村民,耳濡目染、谨记于心,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形成村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