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12月6日上午,记者在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道沈后社区采访时,碰到居民丁孝义来到社区,他对社区党支部书记国铁英说:“多亏了社区帮着联系有关部门,单元门口堆的沙子和残土这回能运走了,我和老伴出门再也不用担心被绊倒了。”
沈后社区是老旧小区,而且弃管楼占比大,社区干部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与社区网格长、楼长等一道,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了很多问题。记者翻开国铁英所写的民情日记,透过一件件暖心事儿,感受到一位社区书记用实际行动诠释的职责与担当。
翻开民情日记,国铁英这样写着:10月24日,变压器厂住宅楼因为电线老化,3个单元的居民家中断电。工作人员一边挨家挨户走访,收取维修电路的费用,一边联系技术好且收费较低的电工。电工到场后,仅用1天时间就修好了电路,使已停电7天的居民家中通了电、亮了灯。11月30日,社区里一栋弃管楼的化粪池向外返脏水,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因为天冷结冰影响居民出行。由于多数居民白天上班家中无人,两名社区干部下班后收取清掏费用,不仅清掏了化粪池,还维修了已经塌陷的老旧管线,疏通了与化粪池相连的管路。居民们都说社区不仅帮助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坚持干事儿彻底,免除了后续的麻烦。
国铁英告诉记者,每年她记的民情日记都有两三本,平均下来每周就有三四件。“社区居民的事儿不仅要记在本上,还要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社区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化解,不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向街道反映,并与市政、供电等相关部门联系,寻求解决办法。”国铁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