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沈阳法院一篇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曹佳 叶冠岑 本报记者 关月 | 发布时间: 2025-08-28 09:24

  本报讯 近日,经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指导,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唐卫、副庭长王俊编写报送的“27名劳动者与某饭店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本案系欠薪纠纷,涉及劳动者人数较多、社会影响大,既关系劳动者权益保护,也关系营商环境维护。本案化解过程中,社区及时排查矛盾隐患,并依托“法院+社区”联合调处机制,邀请法院指导调解,充分发挥指导法官释法答疑的专业能力,以及特邀调解员及社区工作人员熟悉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合力将集体欠薪纠纷化解在萌芽,一方面有力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缓解了企业经营困境,让企业有缓冲时间改善经营渡过难关,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基本案情】

  某饭店因经营不善,停止营业,拖欠27名劳动者劳动报酬15万余元。劳动者多次组织讨要,均未果,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当地社区及时介入开展调处工作,了解某饭店欠薪情况并安抚劳动者,同时邀请法院指导调解工作。

  沈河区法院收到社区请求后,考虑到涉及劳动者人数较多、社会影响大,化解效果直接关系劳动者权益保护、营商环境维护和社区和谐稳定。立案庭庭长唐卫、副庭长王俊第一时间指派擅长调解劳动争议案件的特邀调解员到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联合调处工作。

  因涉及劳动者人数众多,且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有一些已不在本地工作。个别劳动者为讨要工资多次往返于两地,精神和身体都已十分疲惫,情绪十分激动。唐卫、王俊指导调解员逐一获取劳动者联络方式,通过电话指导劳动者通过调解平台进行视频沟通,耐心安抚情绪,逐一核实每位劳动者的欠薪时间、欠薪数额,并告知后续由调解员统一与某饭店沟通,劳动者就不必千里迢迢往返奔波,解决了劳动者讨薪不便的问题。

  本案所涉饭店系个体工商户性质,经营一向不错,因多位实际经营者之间发生矛盾,部分经营者撤出,导致部分饭店老员工流失,饭店经营风格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原有客户大量流失,经济效益下滑,导致工资给付困难。在唐卫、王俊的指导下,调解员与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饭店营业执照登记的经营者,耐心细致说明个体工商户欠薪可能需要经营者个人承担相应责任的法律后果,并从劳动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将情、理、法融为一体反复劝说某饭店经营者应当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经营者终于同意采取措施给付员工工资。

  经过反复沟通,某饭店经营者出具分期给付计划,劳动者表示同意,双方就工资给付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得以成功化解。27名劳动者与某饭店达成调解协议后,截至目前,某饭店经营者按照还款计划将全部劳动报酬给付完毕。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