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长安网讯 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永甸边境派出所在守护边境安宁、服务民生需求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打造出“警民同心,服务前行‘多元色’”党建服务品牌。
“小井泉”,是永甸边境派出所辖区内一处普通的地下水泉眼,附近的村民到泉边打水、洗衣服。派出所党支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特点,将警务工作前移至小井泉边,设立了小井泉议事点,并配套制定了信息搜集考评制度。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井台,民警们便会完成交接班,陆续来到小井泉边。他们或是帮村民提一桶水,或是接过村民手中的农具搭把手,在家长里短的唠嗑中,捕捉各类有用信息,确定当日警务工作的重点方向。
今年开春时,村民李大姐在小井泉边和民警小李闲聊时,愁眉苦脸地提到刚卖出去的猪仔好像比预估的重量轻,怀疑买家的秤有问题。小李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涉及交易纠纷,当即安抚李大姐的情绪,并迅速联系相关部门一同前往了解情况。他们不仅仔细校准了秤具,还耐心地陪着李大姐和买家反复核对交易细节。最终发现是秤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导致的误差,并非人为作弊。在民警的协调下,买卖双方消除了误会,重归于好。李大姐感动不已,逢人就夸民警办实事。
邻里纠纷也是民警们在小井泉边经常了解到的情况。有一天,村民反映隔壁邻居家昨夜争吵声不断,担心会引发矛盾升级。民警小王得知后,主动上门调解。他没有以执法者的姿态生硬介入,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分别倾听夫妻双方的诉求,耐心疏导情绪。经过一番劝解,夫妻二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重归于好。小王用实际行动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为了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党支部在小井泉议事点设立了便民服务平台。平台上,民警公示板清晰展示着联系民警的照片、联系方式,方便村民随时联系;反诈、法律知识在公示板上展示供村民学习,推动“小井泉微警务”不断发挥更大效能。
编辑:于津津
校对:刘清
责编:邵小桐
审核:杜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