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不再相互信任,双方冲突激化升级,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公平公正专业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的介入变得尤为重要,丹东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简称医调办)就是这样一个免费帮忙调解医疗纠纷的调解机构。
“怎样才能做到不偏不袒,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医疗纠纷的调解,关键还在于以事实为依据,调解不是‘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法往往令医患双方都不服,任何一起医疗纠纷的调解都要以事实为前提,严格按照调解的程序,给出最公正的判定,这也是医疗纠纷调解的最终目的。”医调办有关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解释。
据了解,医调办调解的医疗纠纷,平均结案12个工作日。如邓某父亲在医院猝死后,20余名家属将尸体停在病房,向医方索要高额赔偿,医患冲突一触即发。医调办第一时间介入,仅用两天时间就使这起纠纷画上了圆满句号。
医调办强化了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三调联动”的作用更加明显。医调办积极与卫生、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使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相互联动。如王某因医疗纠纷闹访7年,法院先后作出27次裁判,但纠纷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医调办采取与法院联调的方式,经过20多个回合的调解,促使当事人与医方达成了一次性解决的调解协议,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在调解工作中,医调办积极主动向卫生系统反馈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医疗管理和服务的意见及建议,到医疗机构开展专题讲座,促进了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医调办还注意解决患方家庭内部矛盾。如马某与某医院因老伴突然死亡引发纠纷,马某和3个儿女由于家庭矛盾互不往来,儿女们对解决纠纷提出3种不同意见,导致调解受阻,医调办主动延伸调解,不仅解决了医患双方的矛盾,也使患方家庭的内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医调办自2013年9月以来,共接待医患双方咨询3000余人次,受理调解申请183件,调解结案172件,调解成功率94%,患方诉求4859.51万元,经调解实际赔偿2018.56万元,协议履行率100%,司法确认44件,发挥了医患冲突“缓冲带”、社会稳定“防火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