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发展显担当
“有了派出所的‘护航’,我们企业发展才会稳定有序。”近日,凤城市青城子镇某企业一位负责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前不久,凤城市公安局青城子派出所在走访辖区某企业过程中,得知该企业的铅粉有丢失现象。民警经过守候将正在盗窃铅粉的扈某抓获,扈某交代了其今年先后多次潜入该企业盗窃成品铅粉的犯罪事实。
近日,东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针对辖区部分企业欲变更企业名称,公司所有车辆在更名之前必须进行系统检验的实际,主动来到企业,现场照相、拓号,对8台不同车型车辆的发动机、大架号、车辆识别代码、车辆外部标识文字等19个检测项目进行了严格检验,并于当日全部办结完毕。
“能在一线办的事绝不拖到办公室办,能当天办的事绝不拖到第二天办。”此措施赢得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普遍赞誉。

上街宣传
吹响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
去年以来,丹东市吹响了服务振兴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组织开展了“大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对内向一切影响营商环境的现象“开刀、手术”,对外向一切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亮剑、宣战”,自觉担负起经济建设参与者、服务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
丹东市把优化营商环境当成“大服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做好服务“加减法”,并推出“放、管、服”等九项措施。比如在交警支队,考试中心从3月2日起,对全地区驾校的考试车辆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了18台车更换车辆和车载仪器后没有备案,现场解决了驾校的难题。3月23日,凤城市某中小学生接送服务中心发来公函,请求将46辆新进校车登记入户在凤城车管所。3月25日,交警支队车管二大队民警放弃休息,来到该中心提供登门检车服务。今年4月,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出实招、求实效,为4家企业赴港商务特事特办,办理加急证件6次。
紧紧抓住“关键点”
“实现丹东新一轮振兴发展,希望在企业,关键在项目,根本在环境。”丹东市准确把握当前社会治理的“风险点”,紧紧抓住破解难题的“关键点”,精准定位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着力点”,把防范、打击、整治、管理、服务等工作贯穿到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
开展涉企矛盾排查,打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深入企业,对各类涉企不稳定因素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将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作为重点,配合党委、政府开展工作,消除影响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的风险隐患。健全矛盾纠纷研判长效机制和涉企矛盾纠纷风险评估机制,收集、梳理各类矛盾纠纷动态信息,提出有指导性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措施。
严打涉企违法犯罪,打造促商兴业的平安环境。立足于常态化打击整治“十大战场”和“七大主题战役”,保持打击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涉企违法犯罪活动,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以全市重大项目、龙头产业和支柱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开辟涉企经济犯罪侦办工作“绿色通道”,对涉企经济犯罪做到快侦、快破,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去年,全市公安共侦办涉企案件3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4亿多元。
全面优化行政管理,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继续在精简审批前置条件、开辟绿色通道等方面推出一批服务新举措。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争取各项政策,为企业、人才来丹东投资兴业提供便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政审批事项审查细则,简化审批程序。
打造“互联网+”公安业务、政务和服务集群,健全落实上门服务、一次办成、跟踪督办等机制,鼓励更多的微改革、微创新、微警务。元宝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借助建立旅馆业微信管理服务平台,将全区55家旅馆法定代表人及从业人员纳入旅馆业微信管理平台,并通过该平台推出最多跑一次的管理服务承诺,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
大力整治突出问题
抓好“阳光执法”,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整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执法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健全互联网政务平台公开运行机制,依托“网上公安机关”、公安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公安机关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办理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咨询、预约、申请、受理等服务。整治窗口单位工作流程不顺畅等“顽疾”,完善“投诉热线”“局长信箱”等监督机制,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为执法监督员,针对企业反映的“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重点热点问题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