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煦润“海之娃”——聚焦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志愿服务创新实践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驻大连记者 任晓霞 | 发布时间: 2024-03-14 10:27

  在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流动就业子女共享学堂“海之娃”远近闻名。

  从2004年创办至今,20年来,有2000多名来自大江南北的“流动的花朵”在这里共享教育资源,走向他们理想的学校;有1000多名来自大连市各大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在这里践行了奉献社会的青春誓言……这组数据,是“海之娃”的“成绩单”。

  今年年初,“海之娃”被评为2023年度辽宁省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日前,记者走进“海之娃”,挖掘这里的生动故事。

微信图片_20240314101745

孩子们同志愿者一起做手工

  家长高兴

  外面托管班一个假期要2000元,这里免费

  孩子高兴

  在这里交了新朋友,还学到很多课外知识

  志愿者高兴

  跟孩子们欢乐互动,加深了对教育的认识

微信图片_20240314101804

孩子们在共享学堂很快乐

  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流动就业子女共享学堂有一个响亮的“小名”,叫“海之娃”共享学堂。

  “街道创办共享学堂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解决文化课基础薄弱、跟不上城市学校进度、转学后心理压力大、生活不适应等问题。去年以来,我们在实地调研基础上,街道党工委决议升级打造‘海之娃’共享学堂,致力于打造一个归属型、辅助型教育平台,让新业态、流动就业人员和双职工家庭子女在这里接受到优质可靠的教育。”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琪向记者介绍道。

  一句心声

  “这个假期我们很开心”

  开学前,记者来到“海之娃”共享学堂,与这里五彩斑斓的景象撞了个满怀。“海之娃”共享学堂门口,呈现的是红色、黄色、蓝色相间的塑胶场地。

  “平时,孩子们的户外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志愿者会带着孩子们打篮球、打羽毛球……有活动的时候这里很热闹,今天是寒假托管班结业式,这里才空了下来。”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春海社区党委书记林原一边介绍一边率先走进了共享学堂。

  两边的教室里,分别用蓝色和绿色的课桌椅作以区别,中间的活动教室摆放着一个三色环形桌,有手工活动的时候,这些“流动花朵”们就会围坐在这里。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在这里能够学习体验丰富有趣的美术课、声乐课、手工课、书法课,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全方位满足孩子们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成长需求。

  而此时,孩子们正在结业式上展示假期里“新解锁”的小技能,台上,五年级的小范同学与假期新认识的小伙伴跳起了舞。

  小范的父亲每天忙着送快递,她的母亲没有固定工作,接一些零活,时不时地会帮人做家政的工作,小范和妹妹这个假期都是在“海之娃”共享学堂度过的。

  “在外面的托管班,按照一个孩子一个假期2000元来计算的话,两个孩子需要4000元,这相当于他们家两个月的生活费。去年暑假的时候,听说我们这里有免费的托管班,家长就带他们来了。”林原的话音刚落,小范的舞蹈表演在小朋友们的掌声中结束了。

  还有一些喘的小范高兴地说:“我和妹妹在这里都交到了新朋友,一会儿,妹妹会和她的好朋友表演诗朗诵,很精彩的。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从去年的暑假到今年的寒假,我们真的很开心。”

微信图片_20240314101801

志愿者刘奕涵指导孩子们绘画

  一心服务

  托起“小候鸟”腾飞的翅膀

  在林原的手机微信里,记者看到了一位家长的留言:“书记,志愿者刘奕涵小姑娘可有心了,她给每个小孩手写了寄语,还送了一袋子小孩喜欢的礼物。”

  在家长发送的图片上,记者看到刘奕涵老师写下的寄语:“看书时的你,真的很迷人!学习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当你努力到一定程度时,坚持下来,幸福就会不期而至!星光不负赶路人。新的一年里,愿你站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加油!”落款是“萱萱老师”,后面还手绘了一个小太阳。家长发送的图片中包括五颜六色的糖、小熊饼干、装着惊喜礼物的红色袋子。

  这个寒假,刘奕涵都在“海之娃”共享学堂做志愿服务,当记者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刘奕涵早已返回大学校园。

  电话中,刘奕涵的话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初心。

  “你现在在哪个学校读书?”

  “我是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2023级学前一班的学生。”

  “你是怎么知道‘海之娃’共享学堂的?”

  “去年夏天,我通过‘大连市总工会’公众号了解到这次志愿活动,才有机会参与到‘海之娃’共享学堂的志愿服务中。”

  “寒假里,你都进行了哪些服务?”

  “我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辅助孩子们完成作业,还组织了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折纸、绘画、唱歌等,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学习时光。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们沟通和交流,还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传递,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请您谈一谈对参加志愿活动的体会。”

  “通过志愿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青少年公益事业活动的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专注于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会一直参加此类志愿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刘奕涵是大连市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传承雷锋精神,他们在默默地奉献着。

  一种陪伴

  志愿者与学生的“约会”从未缺席

  海军广场街道位于大连市中山区东北部,有流动就业者万余人。很多流动家庭亲子互动少、家庭教育缺失,形成了未成年人教育的盲点。

  “海之娃”共享学堂成立以来,坚持“业余学校正规办学”,规范管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义务为“流动花朵”们提供兴趣培养、科普教育、心理疏导、社会实践等助学服务。

  3月6日15时,“海之娃”共享学堂的志愿者们如约来到春德小学开展志愿服务进校园。

  大连的小学周三下午不上课,放学后家里无人看管怎么办?“海之娃”共享学堂开设了周三半天辅导班。

  “这里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假期的时候,父母都把孩子送回了老家,等开学后,我们就承担起了他们在周三下午这段时间的守护工作。”一位志愿者向记者介绍道。

  一个小时的服务结束后,学生们和志愿者们定下了下周三的“约会”。

  “海之娃”共享学堂成立以来,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通过全面构建假期与学期托管服务体系,为新业态、流动就业人员和双职工家庭提供一个稳定、多元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托管环境。同时,通过与市、区组织、宣传、政法、团委、工会等多部门及热心企事业单位联动,定期组织辖区居民儿童参加各类新文明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儿童的社会实践经验,还促进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体现了社会共育的理念,引导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风尚。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大连“海之娃”共享学堂的志愿者们握紧了接力棒,他们是新时代奔跑的追“锋”人。

微信图片_20240314102512

一对一辅导文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