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网格员刘小琳开展网格服务工作二三事
在大连市普兰店区常年活跃着这样一个队伍——社区网格员,他们是民生事务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平安建设的组织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民情信息的收集员。工作虽然平凡繁琐,但却心连千家,事事连着百姓。刘小琳就是社区网格员中的一员,她负责普兰店区丰荣街道孛兰社区内五栋居民楼331户居民,自2014年担任专职网格员以来,她认真履职尽责,走家串户,广泛采集居民的基础信息,建立了集网格内人、地、事、物、情为一体的居民信息数据库,先后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居民供暖、上下水、低保、计生、残疾人补助等民生问题58件,化解邻里纠纷12起,有效稳控缓解信访事件6起,发现并协助公安部门打掉一传销团伙,抓获不法分子12人。她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一次次送进这331户家里,热心积极地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逐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刘小琳慰问空巢老人
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员”
走街串巷、访家入户是网格员最常规的“动作”,刘小琳和其他网格员一样,日复一日地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平安的距离。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把网格员当回事,但在刘小琳看来,这不但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
要想辖区平安,就要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内的社情民意,这既是出于稳定的需要,更是为辖区居民服务的基础。因此,自上任之初,刘小琳就把网格当作自己的“责任田”,她按照“三活”“四清”的工作标准,在辖区内开展了“五必访”“十必查”活动,她坚持每天走访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和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绘制了楼栋居民分布图,在每个楼道内挂上网格化服务公示板,介绍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工作任务、服务项目、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等,向居民承诺:“有话找我说,有事找我办,有难找我帮。”
对一些白天上班,不在家的住户,刘小琳就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也影响了很多人的情绪,让他们的情绪也随之浮躁起来。面对一些不配合工作的居民,刘小琳从未气馁,她请楼长、社区民警和邻居等一起做工作,不仅进得了百姓家门,还要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认同。
由于她的努力工作,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全面掌握辖区331户居民和有关单位的全部基础信息并建立了台账,输入了信息数据库。
组建服务团队的“勤务员”
为了提高为民服务效益,刘小琳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网格服务管理团队的工作新模式。在她的努力和街道社区大力支持下,以“普兰店区在职党员进社区”为契机,积极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城市发展的需要、社会治理的要求,以辖区32个党员为骨干,成立了一个党小组,成立了法律知识宣传队、空巢老人服务队、市容卫生清洁队、文体娱乐活动队、健康咨询服务队、家政维修服务队,创建了“1+6”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模式。
自六支服务队成立以来,刘小琳带领服务管理团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起,为困难群众申请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民生问题58件,及时处理信访事件6起,发现并协助公安部门打掉传销团伙1个,清理反宣品9个,收缴违法光碟12个,清除野广告上千条。她还带领青少年开展“假期读一本好书”“假期义务劳动”活动,帮助小区清洁工清理花坛垃圾,让孩子们在义务劳动中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她还组织便民服务队为空巢老人、孤寡家庭、留守贫困儿童进行生活服务。在清明等祭祀期间,她又带领服务团队流动守护小区,劝阻焚烧香纸,做到文明祭祀,改善民风民俗。
真心实意服务的“服务员”
从成为网格员的第一天起,刘小琳就始终用热心去感召、用爱心去关怀、用真情去感动网格内的居民。她组织建立网格居民微信群,与居民群众建立了密切联系,及时传达各种惠民信息并解答居民群众的询问,主动担负起了网格内居民的退休认证、困难补助领取、各种证件更换等便民服务。
由于网格内居民楼年久陈旧、设施老化,居民家水管爆裂、暖气管堵塞、下水道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每次出现险情,刘小琳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网格内的便民服务队及时抢修。网格内居民流动性大,外来人口多,房屋临时出租多,邻里之间经常为生活琐事产生纠纷,她都能带领服务团队在第一时间进行化解,并坚持跟踪问效。三年来,刘小琳共调解邻里纠纷12起,为平安居住小区创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