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站前区建起全覆盖、全方位网格化管理体系,改变了过去“一大群人包一大片”的做法,而是加强党建,层层网格都有党组织领导,将党建、综治、城建、综合执法等部门职能充分融合,实现了“单元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如今,站前区居民日常遇到问题,15分钟就能见到网格内的管理人员,小事能在网格内解决,大事化解也基本不出社区、街道。
“一办五中心”服务平台
站前区是营口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面积33.7平方公里。近年来,站前区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在实行过程中,按照“怎样方便怎样管理、怎样服务怎样方便”的原则,把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商一户的基本要求,将全区6个街道办事处、34个社区、1个村划分为6个大网格,34个中网格,177个基础网格。区级领导分别包片6个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领导分别包保34个社区和村,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包片居民小区,楼院党支部书记包保居民楼,楼栋党小组党员包保居民户。社区小网格充分发挥党建、综治、城建、综合执法等各项工作网格管理效能,实现了“单元最小化,服务最大化”。
站前区各个街道将原内设机构合并为“一办五中心”,即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管理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党群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等,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一办五中心”分工负责,各个成员部门联动协同,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科学运行机制。
在网格化管理中,站前区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单线管理服务模式,激活综治、公安、民政、城建各职能部门以及志愿者队伍,实施各级领导责任包保制度,每名区委常委负责一个街道大网格(一级网格),对包保街道的经济社会全面工作进行督导协调。在社区,按照网格管理员、网格民警、公益性岗位人员和社区志愿者“2+1+2+6”的模式组建起网格(三级网格)管理团队共同参与的管理服务新格局。
贴近群众零距离
记者在站前区综治办了解到,站前区分级绘制了网格地图,社区制作了网格化管理沙盘,张贴网格服务公示牌,将网格平面图、负责人具体信息等在社区和网格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同时规定社区书记及社区民警作为社区网格化管理第一责任人,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本网格管理员。建立了网格“装户图”,网格员每周不定期进行网格巡查,对采集排查到的信息核实确认,对发现的问题做好上报和先期处置工作。目前,全区共有1800余人下沉到网格一线,带动和吸纳了1000余名社区志愿者参与网格管理和服务工作,有效缓解了以往“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不灵”的问题。
建丰街道新南湖社区为了不打破现有居民服务小组,社区党委根据驻地单位、住宅小区、地域特征、居民分布的特点,构建“社区党委——基层党支部——片区网格——中心户长——居民(楼、院)长”五级组织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服务及时的管理服务形式。网格化体系实施以来,街道以下基层矛盾化解率从原来的82%上升到现在的95%,人口信息动态掌控率达到98%。
服务精准到位
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积极推动管理服务中心下移,将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公共服务、信息采集、矛盾调处等职能整合到网格中。
在信息化平台系统中,对机构队伍、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两新组织、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护路护线、校园及周边安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10大类信息进行全盘掌握、动态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每一名网格管理员既是政策宣讲员,也是民情调查员,更是矛盾化解员、群众服务员,从“柴米油盐”到“社保医保”,与民生相关的问题,网格管理员都要管。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员“沉”到居民中间,梳理出各类问题,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化解苗头性问题,由过去的“等事干”转变为如今的“找事干”,从而在体制机制上保证社会管理服务精细到位。
目前,新南湖社区网格化体系为低保户、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提供各类服务20余项,化解矛盾纠纷多起。真正实现了工作深入到群众中,为群众“零距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