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沈阳市沈河区法律援助中心以“司法惠民,服务民生”的服务理念,利用多渠道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切实为民提供了快捷、高效、优质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积极推动了全市打造法治营商环境的建设步伐。
法律援助服务“一线通”
“群众在生产、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法律问题或涉及法律的纠纷时,第一时间拨打沈河区法律援助热线,即可及时获得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近日,记者在沈河区法律援助中心采访时,中心主任钱锡斌这样表示。
他告诉记者,为积极推动全市打造法治营商环境的建设步伐,为百姓提供便捷的法援服务必不可少。为此,中心强化了法律援助咨询专线职能作用,制定了法律援助热线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规范用语等章程,秉持着“文明服务、有问必答、方便群众、满意万家”的服务宗旨,确保法援热线服务质量,耐心解答法律咨询,指导弱势群体依法维权,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服务“一网通”
记者了解到,中心除了热线服务之外,还开通了网络服务。记者在网络视频中心看到,工作人员的每台电脑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可以第一时间与视频点位进行对话。钱锡斌表示,为切实为民、便民、利民,我们夯实“互联网+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率先在全国打造了10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服务理念,在全区范围内构建了“区、工作部、街道、社区”四级法律援助服务体系,为百姓提供了在线“零距离”家门口式的法律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群众的法律需求。
同时,今年法援中心对法律援助网络视频服务系统原有130个工作站点进行全面功能升级改造,并进一步拓宽法律援助服务渠道,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及部分街道市民政务服务中心增设窗口,开通法律援助网络视频服务系统。中心本着“大事不出区,小事不出社区”的人性化服务原则,下移工作重心、前置服务平台、延伸工作触角,实现了法律援助全方位、多渠道、无盲点、全覆盖。夯实集网上咨询、申请、受理、初审和指派于一体的“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
钱锡斌打开手机对记者说:“你看,这个微信公众号就是我们中心的。百姓如果有任何法律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咨询。”微信新媒体的应用,拓宽了法律援助服务百姓的新途径,真正让群众第一时间享受到及时便利、专业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感受到法律在我身边。
网络视频服务系统和微信系统的开通,为参与群众非诉讼调解拓宽了渠道,通过法律引导、心理疏导,引导群众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法律援助的维稳作用。同时,为社区基层组织依法行政,给予帮助指导,推动了社区法治化进程,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作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法律援助服务“一站通”
钱锡斌告诉记者,在“一线通”、“一网通”的基础上,中心提出热情服务的标准。坚持做到“四个不”和“四个一”,即不让群众久等,不让群众多跑,不让群众为难,不让群众受气。接听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位群众,解答好每一个问题,办理好每一件案件。
推行便民服务的方式。实现了集接待、咨询、审查、审批、指派及案件跟踪、回访于一体的“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做到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
夯实站点阵地服务。充分发挥看守所工作站职能作用,实行工作站律师轮值班制度,为在押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无偿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并做好来访接待登记。认真做好刑事法律援助申请初审工作,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受援人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并及时转交法援中心审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