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普兰店区基层社会治理晒出亮眼成绩单
普兰店区人民法院法官颜丙丽、普兰店区司法局铁西司法所所长于英龙在“三官一律一司”进社区活动现场调解矛盾。
“农村建设真是越来越好了,以前我们村的路坑坑洼洼,一下雨都是泥!现在路也平了,路过的车也越来越多了,我们出行也更方便了。”大连市普兰店区沙包街道某村村民老刘开心地对记者说道。
自2022年起,大连市普兰店区全面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行动”打好主动仗,为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城市品质提升了
百姓幸福生活驶上“快车道”
在主城区为新业态群体建设的30余个“爱心驿站”成为了外卖小哥、快递小哥遮风避雨的另一个家,尤其是位于万达广场四楼的多功能驿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休闲座椅、充电站、饮水机、微波炉……
正在休息充电的外卖小哥对记者说:“以前累了就在路边靠着电动车坐一会儿,因为送单急也经常吃不到一口热乎饭,‘爱心驿站’真是个好地方啊!让我们有地方歇脚,也有地方吃饭了,甚至最让我们头疼的充电问题都解决了!”
普兰店区逐步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除“爱心驿站”外,还整合优化了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将养老医疗、儿童托管等服务全部纳入,构建出多功能复合型党群服务阵地,发展了更加便民利民的医疗服务,建成主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急救服务圈。
“产业联合党委的成立给我们农户带来了太多好处,以前樱桃卖不出去很快就烂了,损失实在是承担不起,现在我们可以集体卖,还能集体学新技术,是真真正正在为我们百姓谋福利啊!”如今,不仅仅是樱桃种植农户享受着政策红利,普兰店区以地域、产业等为联结点设立了20个产业联合党委,覆盖了18个街道,涵盖食用菌、樱桃、花卉等多个特色产业,“头雁”引领、强村帮带、产业联动,构建起了“党群共同致富”的新框架。
办事效率提高了
群众满意度再上新台阶
近日,大连市普兰店区铁西街道渤海社区居民王女士来到社区办理失业证,正赶上该业务窗口人员外出办事,王女士本以为要再跑一趟时,被其他业务人员叫住并热情接待:“你好!现在我们推行‘全岗通’工作模式,所有社区工作者都能做到一人身兼数岗,有什么需要我来帮你办!”
目前,普兰店区已选优配齐社区工作者460名,41个城市社区全部推行“全岗通”工作模式,社区工作者成为“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全岗互通”的“全科社工”,并将驻点“坐诊”模式转变为社区“出诊”模式,城市社区基本实现了2—3名工作人员接待群众,2/3的工作力量下沉网格,尤其对于身体不好出行不便的群众,社区依次提供上门服务,在群众的赞扬中,社区服务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也提升了一大截。
“作为一名退休干部,在哄哄孙子跳跳舞之余,我还想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作贡献,于是我参与了走街串巷看门望锁的巡逻活动,我可是我们‘余晖卫士’巡逻队的中坚力量!”正在广场遛弯的孙阿姨这样对记者说。
如今,普兰店区充分强化工作力量、壮大工作队伍,培育以志愿力量为骨干的网格信息员8000余人,集结志愿服务力量2万余人,广泛建立“余晖卫士”“常青藤”等志愿服务队,在安全管理、居民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指导全区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更新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两委”干部后备人才库,全区现有村级后备力量608名,全面当好一线办事员、服务员和宣传员。
矛盾化解实招更多了
隐患问题消解在萌芽期
去年9月,王大爷与妻子来到妇联,求政府为其外孙做主。原来,其女儿未婚生子后去世,孩子生父从未尽到父亲义务,孩子已经3周岁仍无法办理户口,王大爷抚养孩子压力极大。
普兰店区妇联得知此事后,立刻联系“普法安”团队,法官、检察官、民警(警官)、司法干警坐下来共同商量该如何为王大爷解决这块心病,最终形成调解、法律援助、起诉等工作方案。团队负责人主动与孩子生父取得联系,要求他履行抚养义务,否则不排除对其使用司法手段。
在多次协调下,问题终于得到妥善处理,王大爷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说:“多亏了你们的帮助,为这可怜的孩子做了主,孩子能上学了,真的很感谢!”
普兰店区全面建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矛盾调解率100%、化解率99.74%,“普法安”“家和邻里亲”作为普兰店区两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新品牌,双管齐下、相得益彰,疑难问题专业调,一般矛盾自行解,实现减存控增,信访稳定工作取得历年最好成绩。
大连市普兰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邹积政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大会上曾说:“我们搞基层社会治理,就必须打好主动仗,高标准、严要求,真正为群众谋福利!”如今,正值基层社会治理“提升行动”阔步向前迈进之际,普兰店区乘着大连“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的浩荡东风,踔厉奋发打造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