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凌源市推进平安医院建设成效
“凌源市中心医院院长代表亲自处理矛盾纠纷,我们心里越来越有底了。”
凌源市居民之所以在就医过程中有这样的感触,来自于凌源市积极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工作的成果。近日,记者走进了凌源市中心医院,切身处地感受到了这里的平安氛围。
贴心服务获患者好评
在凌源市中心医院,记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服务。“在这里,不论医生还是护士都特别有耐心,让身处医院的我们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爱。”患者李大爷对记者说。
凌源市中心医院宣传科科长赵海霞告诉记者,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凌源市中心医院做到了“五个之前”,即“帮助在求援之前,解答在询问之前,服务在要求之前,沟通在治疗之前,巡视在呼叫之前。”
同时,该院为缓解门诊患者候诊时间长、拥挤等问题,经过具体调研对门诊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与改造,迁移了中药房,取消了门诊输液区,腾出空间改建成了诊室及候诊区,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缓解了看病难问题。
说起该院贴心而周到的服务就不得不提凌源市120急救中心。2001年3月,凌源市在该院设立了120急救中心,该中心现拥有工作人员80人,15台救护车,年接诊患者10000余人次,承担着本地区各种急、危、重症及灾害事故的现场救护及后续医疗服务,是辽西地区规模最大的急救中心。
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去年2月12日,小城子乡发生了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其中两位九旬老人当场昏迷,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急救电话后,该中心立即派救护车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把患者送到了医院,及时地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创新机制解决医患纠纷
改善门诊医疗服务和流程,从源头上减少医患矛盾,提高医患之间的信任度,是平安医院建设工作中颇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为此,该院于2016年7月开展了“院长代表门诊常设制”,有效地避免和化解了多起医患矛盾纠纷。
在该院门诊一楼大厅,记者看见了“院长代表门诊常设制”的标识。赵海霞告诉记者,该院在该岗位设置了6名沟通能力较强的中层干部,每人值班一天,代表院长接待门诊患者及家属的投诉、意见和建议,并采取首接负责制,对一般的投诉或服务问题协调相关科室解决,对不能及时处理的,转交相关科室处理,并做好跟踪随访,使医患纠纷处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一次,患者吴某在准备做肠镜的过程中因排队时间过长与腔镜室医生发生了口角,并在已经服用辅助药物的情况下拒绝接受相关检查,致使其他患者不能及时进行救治。院长代表赶到现场后,通过积极劝说稳定了吴某的情绪,并亲自陪同做完了肠镜检查,有效地避免了事件激化。
多措并举守护医院平安
治安保卫工作是医院健康发展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患者及家属和广大医护人员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为此,该院保卫科工作人员团结一心,以院为家,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为进一步保证患者安全,与凌源市公安局密切配合,建立警医协调联动机制,成立驻院警务室,增强医院的治安防控能力,有效改善了该院的治安环境,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解决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海霞告诉记者,一年来,保卫科共接自行调解轻微纠纷案件130余起,协助医院调解医患纠纷28次,有效维护了医院的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