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老边区创新“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
把党建搬上了互联网,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各种微平台,使党员随时可以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问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提供法律援助,营口市老边区创新“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推动了平安创建。
老边区的福安社区有近200名党员,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有300多名,社区党委针对辖区党员时间难固定、人员难集中、地点难组织的问题,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依托微信平台,将党建工作由线下开展到线上,不仅激发了广大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也让更多的党员参与社区平安创建中来。
福安社区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社区党委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平台,收集党员流入、流出等动态信息,做到流动党员流出时间、流出单位、流动去向、职业信息、联系方式等“五清楚”,实现了党员管理“全覆盖”。通过打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网络阵地”,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利用微信汇报工作、学习及思想情况,互相分享学习感悟和心得体会,形成了党员相互交流沟通、集思广益、凝聚人心的“微家园”,拉近了党员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为了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社区党委还开展了“专题党课我来讲,我在支部‘微课堂’”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决定,福安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在职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心得交流会。活动中,每位在职党员逐一走上讲台诵读党章内容,共同深入学习解读党章内容,特别是党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措施和要求。
基层党建靠大家,扶弱助困“微服务”。福安社区把为民服务“搬进”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设立“服务大厅”,提供社区党建、办事指南、惠民项目、代表委员工作室、社区通告、居民活动等各类为民服务资讯,实现由“网上晒权”到“网上行权”的转变。
老边区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抓住了群众“微心愿”与党员的“微力量”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寻找微心愿、认领微心愿、点亮微心愿,解决了群众的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党员的存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同时又为党员、志愿者发挥作用提供了载体。老边区“互联网+党建”工作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通过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走出了服务群众的一条新路,推动了平安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