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铁岭市银州区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通讯员 张冰冰 | 发布时间: 2017-02-27 09:21
创新党员学习方式——“微”课堂进社区
 
  一说起党员学习,很多百姓和党员都会联系到开会、上课、再开会。但在铁岭市银州区,党员学习却以一种新型的方式进行着。银州区通过创建学习型城市,有效开展了理论宣讲“三微”建设,不仅创新了学习方式,还使学习变得随时随地,大大增强了主动性。
 
  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微信课堂。据记者了解,“银州微课堂”是区委宣传部于去年搭建的,有专人维护,定期推送学习内容。现有银州讲堂、视频课堂、新闻资讯等多个板块。以平台信息建设为契机,在不断丰富平台理论的同时,银州区要求各社区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在微信课堂上设置特色栏目,将学习阵地延伸至基层。
 
  随时学,内容新
 
  刘滢清是银州区委政法委的一名党员,自从有了“银州微课堂”,她每天来到单位后都要查看“银州微课堂”推送的精神食粮——“银州微学习”中的荐读和知识。“这个微信公众平台为我们党员提供了很多新知识,每天看看手机就能学到很多理论知识,方便多了。”刘滢清告诉记者。
  借助这一微信平台,铁西街道惠安社区成功开设了微党建、微心愿、党建新动态、孝道家文化和妇女之家等特色板块。他们还通过微信平台把近一阶段的党政方针和优秀典型传播出去,受到百姓们的一致好评。
  在惠安社区微心愿板块里,记者看到实时推送的“社区心愿墙”上写满了来自社区残疾人、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的心声。一面是向社会发出的求助信号,一面则是来自各界爱心人士的感人奉献。在党建新动态、孝道家文化、妇女之家等板块,简短的文字搭配直观的图片,使理论学习生动直观、通俗易懂,并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据悉,目前以“银州微课堂”为核心,银州区各街道、社区(村)和楼院共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和微信群百余个,拥有3万多粉丝,已经形成了有主干、有分支、有末梢的树形理论传播网络平台。
 
  随机学,效果好
 
  银州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办公场所、广场和楼道空间,以社区活动室、书屋、“一站式服务大厅”和楼院为主阵地,开设了三种微型课堂。其中“党员为民微课堂”时常邀请驻街单位的党务人员为社区党员们上党课,社区书记也会在每一期论坛上向党员们汇报上个月开展的工作。在互动环节中,党员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为社区献计献策。
  别具特色的“现场微课堂”,则是为居民答疑解惑的新处所。
  利用“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摸实情、讲政策、办实事,解答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果说“楼院微课堂”是在社区中传播知识的大教室,那么社区多功能活动室、社区书屋、社区广场和楼院、楼道则是居民自发组织互学互助活动的主阵地。为了保证居民学习效果,各社区从实际出发,纷纷在多功能活动室建起图书角,订购了报纸、杂志。
  创作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将“大道理”嫁接在艺术表演上,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据了解,银州区各社区如今已建立60多所市民理论宣讲课堂,有宣传站点、学习小组百余个。除了社区理论宣讲平台,他们还利用长廊橱窗、便民服务点等阵地,宣讲理论知识,讲述向善故事。
 
  接地气,受欢迎
 
  为保持微信课堂和微型课堂教学的新鲜活力,银州区创新教学模式,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在社区成立了微型讲师团。着重推选来自基层一线的宣讲员作为宣讲骨干,既有离退休的机关老干部、老党员,也有基层的普通党员、群众,他们生活在群众中间,专讲居民关心的事儿,说百姓的贴心话。
  “人人争当教员,人人都是学员”。主动参与,轮流为师。银州区的各社区利用每天的晨会,采取自选课题、轮流主讲、集体讨论的形式,使学习变得生动、活泼。目前,各社区普遍形成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氛围,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
  据介绍,银州区已涌现出170余名基层理论宣讲员。他们每天活跃在公园广场、居民楼院等前沿阵地,就事论事、以事说理,接地气、受欢迎,已经开展理论宣传活动120余场,成功打通了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