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灯塔市群防群治有招法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17-02-13 09:57
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为应对严峻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灯塔市紧紧围绕深化“平安灯塔”建设要求,着力打造“空中监控、地面巡控、社会防控、集中调控、积极治安、主动服务”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提高驾驭辖区动态社会治安的能力和水平。
 
  加大投入,科技强警
 
  近年来,灯塔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700余万元,完成了灯塔市“天眼工程”三年规划建设,建成了车辆卡口52套、电警抓拍48套,道路智慧监控215套,700个高清监控点位形成对全市重要部位、单位和主要街路的全天候、无死角、全覆盖;建设派出所勤务指挥室2个,购买了一批全市领先的刑技、图侦、网安、技侦、情报等高精尖设备。  
  其中“天眼五护”建设系列高清智能终端率先在全省投入实战,构建全天候空中监控新布局,打造智慧城市工作成果被省公安厅评为省级科技进步奖、省级基层技术革新奖。
 
  楼长制:平安的篱笆墙
 
  春节前,居民王大妈楼上楼下跑得忙。岁末年终,入室盗窃案多发,王大妈是居民楼的楼长,上上下下关照住户加强防范,门窗要关好,大宗现金存入银行。
  推行楼(户)长制,是进一步织密群防群治网络,有效压降社区可防性案件的新举措。这一举措自实施以来在灯塔市已全面铺开,据记者了解,这支队伍一年来向警方提供各类线索千余条,整改不安全隐患近百处。
  治安楼(户)长是由本人自荐,居民公众协助开展治安防范的新型群防群治队伍。社区警务室设立楼(户)长管理办公室,治保主任和社区民警负责,做好楼(户)长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每个社区设立1名大组长,每栋居民楼设立1名楼长。楼长大都由政治、身体素质好,亲和力强,热心社会治安的居民担任,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组织大楼居民开展巡查、邻里守望、收集信息等防范工作。
  楼(户)长不负众望,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能在社区里见到他们的身影。巡逻检查,堵塞安全隐患;关注进出楼道人员,不放过可疑陌生人;即时提醒警示,防止案件发生。
 
  义务“110”:流动的哨卡
 
  出租车司机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散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灯塔市将285位出租车司机发展成为义务“110”。据悉,一方面,行业特点使出租车司机极易成为犯罪分子袭击的目标,前几年,抢劫、伤害出租车司机的案件屡有发生。另一方面,出租车司机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社会触角深,有协助警方维护社会治安的职业便利,而绝大多数“的哥”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正义感,曾多次协助警方抓获疑犯。
  一个义务“110”队伍,就是一个流动哨卡,一双维护社会治安的“眼睛”。义务“110”队伍已成为抓捕围堵现行犯罪的生力军。很多出租车司机都称自己为“编外警察”,遇有重大警情,都积极配合警方堵截疑犯。1月20日,一出租车司机搭载一名男乘客,对方说要去佟二堡。此人神色慌张,包不离身。司机一边“轻松”地与其对话聊天,一边不露声色地把车停到治安卡口。民警在乘客的包中查获5部手机。据其交代,这些手机是当天凌晨窃得的。
  此外,灯塔市全力织密街面、社区、单位、村屯防控这张“群众网”,依托居委会、村委会、治保会等基层组织,科学调配小区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保安、护厂队、护村队等治安资源,选聘专职治安协管员200名、中心户长967人、治安信息员3893名。充分调动110名退休干部及1552家店铺业主等群体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群众开展社区巡逻、邻里守望、看楼护院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