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解决邻里纠纷 社区调委会给力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17-02-13 09:55
丹东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邻里之间发生纠纷该怎么办?除了对簿公堂外,还有一种省时、省心、省力的好办法——到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和和气气解纠纷
 
  前段时间,家住丹东市振兴区花园街道桃铁社区的居民周先生向社区反映,他经营的一楼铺面发生渗水现象,影响了店铺的经营,可是楼上的房子租出去了,房主一直联系不上,周先生希望社区能帮忙协调解决。
  得知情况后,桃铁社区的3名人民调解员立即到现场进行查看,发现渗水是由年久失修的上水管道破裂造成的。经多方查找,最终在派出所户籍室找到了房主的联系方式。调解员与房主取得联系后,进行了调解,房主将水管进行了维修。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
  “每天听到楼上发出的噪音,心情都很烦躁,希望社区能到楼上居民家看看。”近日,居民王先生反映,楼上租房户经常半夜发出噪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
  桃铁社区调解员了解到纠纷的原委后,立即与房东联系,并对租房户进行耐心劝解,最终租房人员表示,会把噪音减小到最低限度,尽量做到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此事得到圆满解决,双方最终在握手中化解了干戈,楼上楼下的住户和好如初。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桃铁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一直将调解邻里纠纷、促进邻里友好、共建社区和谐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成功调解多起邻里矛盾,促进了邻里和睦。
  前不久,振兴区安民镇有两位古稀老人因琐事发生争执,拳脚相加,造成了其中一个老人家头破血流,眼看着就要产生更大的冲突,调解员肖培友用智慧和无私的付出化干戈为玉帛,使老人家们重归于好。
  安民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赵鹏鲲告诉记者,遇到民事纠纷的时候,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安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肖培友经调查核实,调解劝诫,最后再由多方联合调解,最终使此事得到圆满的解决。
 
  全面加强“法治丹东”建设
 
  据记者了解,创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是丹东市全面加强“法治丹东”建设,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丹东市立法工作扎实起步,起草了《丹东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对地方立法权限、基本原则、立法程序等作出规定。配合全国人大就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法、中医药法开展立法调研。
  近年来,结合“六五”“七五”普法,全市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5”政务公开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法律六进”,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传播法治文化和弘扬法治精神。
  “法治丹东”建设扎实推进,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丹东法治建设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建设“法治丹东”的步伐铿锵有力。
  既要有法可依,更要依法办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是重要抓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市实施食品安全法、森林法、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残疾人保障法、工会法、国家安全法等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提出整改意见,先后开展此类执法检查活动20余次。为发挥好协商民主作用,市政协立足围绕社会法治建设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关注群众所需、所诉、所盼,提出反映有关社会法治方面的提案上百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数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