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营口:平安建设的“营口模式”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 | 发布时间: 2017-02-10 09:58
  平安是幸福的基石。
  2016年,营口市委、市政府把“平安营口“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之中进行总体部署,紧紧围绕“防风险、控危机、处事件”总要求,着眼提升站位,积极推动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和方法手段创新,从更高的起点创新推进“平安营口”建设,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上升,为实现营口全面振兴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
 
  多年来,营口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市委召开7次常委会,市政府召开11次政府常务会,研究“平安营口”建设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市委书记赵长富多次就“平安营口”建设和综治维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长余功斌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信访、维稳等事关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大事项。营口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营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营口市开展社会稳定工作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带动示范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推动了“平安营口”建设、综治维稳信访各项责任制层层落实。
  去年初,营口市就对各市(县)区和市综治委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市委书记赵长富分别与6个市(县)区委书记和96家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签订了《2016年度平安营口建设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与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了消防、安监、铁路护路、食品安全、禁毒、校园周边等10余类责任书(状);6个市(县)区委书记分别与辖区乡镇(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各乡镇(街道)的党(工)委书记与所辖村(社区)书记分别签订了相关责任书,有的市(县)区委书记还兼任综治委主任,100%的签状率使“平安营口”建设的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挡增速
 
  2016年,营口市综治委在西市区召开了加快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场会,交流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营口市公安局与应急、安监、环保等30多个部门建立联动、联勤机制,组建了大数据中心,将供热、供水、燃气、社保、医保、房产等48项5000余万条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公用;将社会外部3000余个视频资源为我所用,年内建成4548个高清监控点位;在全市规划了48个“1、3、8”分钟处置圈和106个“10、20”分钟防控圈,形成了具有营口特色的“特交联勤、内巡外控”“点面结合、纵横交错”“动静互补、内外呼应”新型巡逻防控模式,极大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和实战封控处置能力。
  营口市建立了各类群防群治队伍1433支35623人,进一步加强了村屯社区治安巡防密度。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暴力犯罪、经济领域、民生领域等“十大战场”攻坚战,全市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了4.95%,八大类案件同比下降了80%,常态化打击工作排名全省第一,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成果全省排名第二。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逐步完善
 
  近年来,营口市相继出台了《营口市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责任分工方案》《营口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案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营口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60个,全市80%以上的物业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市本级组织协调稳评项目97个,确保了全市民生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实施,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了社会矛盾。全市县(区)以上党政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网上信访数量与去年同比下降了35.2%。
  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覆盖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形成了以乡镇(街道)调委会为主导、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村民调解为补充的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全市共设立调解委员会937个,共调处矛盾纠纷2631件,调解率100%,成功率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