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令人欣慰的成绩单: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区”,连续八年荣获“全省平安区”。在平安创建的进程中,鞍山市铁东区逐年上升的群众安全感,印证了铁东区平安建设不断前行的坚实步履。
强有力的平安推进机制
铁东区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核心要义,通过不断加强政法委员会建设,完善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准确把握政法机关政治方向、统一工作思想、协调工作职能、督促依法办事,保障区委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法机关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保障宪法法律在政法机关得到统一正确实施,保障政法机关在开展平安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研究解决,使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政法工作、平安建设始终。
铁东区将争夺全国“长安杯”作为统揽区委工作的核心目标,放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来统筹谋划,与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等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同时,坚持把平安建设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党委绩效考核,与领导干部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三个挂钩”。
多层次的信访稳定机制
铁东区把维护信访稳定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关键环节。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了重大决策稳定风险评估的程序规范和流程图,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社会矛盾的产生。
在充分利用传统信访大厅、新闻媒体和领导接访走访等渠道的基础上,铁东区积极拓宽便捷的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网络、电话、市长信箱等,设立“96715”群众诉求专线,群众只需拨打一个电话,便可对各类诉求进行统一受理、分流督办、核查反馈,实现了“民呼我应”的常态化。2016年利用“96715”解决群众各类诉求11235件,办结率96%。
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机制
铁东区把人民满意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第一抓手,将加强和改善民生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努力让平安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投入3.19亿元,完成了62万平方米回迁房建设和73栋楼老旧小区工程,受益群众1.4万户,为1491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分配廉租房;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建设,免费为46.18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深入实施青山、碧水、蓝天、沃土保护工程,新增绿地14万平方米;实现新增就业67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5%以下,城区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5%和10%。
强势推进“天、地、人”三网合一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了区、街、社区三级视频监控平台,安装视频监控点位5400个,全部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016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和侵财犯罪同比均下降1.2%。
精细化的服务管理机制
铁东区按照500—600户居民的标准,将全区划分为536个网格,制定了《铁东区网格员工作手册》,明晰网格员职能权限,为每个网格员配备网格化管理终端机,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的协调联动作用,实现与社区民警、司法助理员、平安志愿者、驻区单位等各类社会治安要素在网格内的深度融合,形成联动联治的工作机制,将各类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等消除在萌芽状态。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对原有的“96715”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功能拓展。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区级综治中心,整合35家成员单位工作职能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统筹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综治信息化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工作,形成联防、联治、联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