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望花区开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新格局

治安管理大队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排查隐患活动

治安管理大队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排查隐患活动
“我们这里有一位老人走失了,快帮我们找找吧!”去年的一天,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民警接到某养老院工作人员电话后,立即调取了周边监控,并第一时间找到了老人。看见养老院工作人员后,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养老院工作人员对民警连声道谢。
据记者了解,去年以来,抚顺市望花区立足于区情实际,坚持以有效破解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引领为支撑,以创新警务合作机制为动力,以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构筑起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而这一举措提高了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掌控社会治安形势的能力,确保了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党政齐抓,构建防控新格局
抚顺市望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于庆安告诉记者,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他们全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夯实了平安建设、治安防控的根本。
面对社会矛盾凸显的形势,他们直面困难谋对策,大胆创新求突破,研究制定了《望花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望花区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大规模暴力犯罪事件应急预案》,创新设计了“三项警务合作”机制,以视频监控系统为龙头,以“情指中心”为中枢,以“互助合作”和“四轮驱动”为两翼,开创了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的新格局。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望花区在保证200万元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追加投入300万元。同时,推动社会和单位的互利双赢,借助移动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解决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瓶颈问题,实现了公安受益、社会受益、企业受益。
创新思维,筑牢防控体系
记者了解到,工作中他们整合了指挥中心、刑技、技侦、网侦、图侦和情报部门,成立“情指中心”,发挥“一站式”警务作战功能。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分期开展视频监控“全网通”建设。实现了上下、内外“全网通”,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初具规模。
去年5月,一伙犯罪嫌疑人入室行窃,警方通过情报研判、视频追踪和技侦定位,仅数日就将犯罪嫌疑人擒获。
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政治处主任范俊超告诉记者,他们将辖区社区(村)整合为21个警务合作区,通过互助合作,社区民警提供破案线索143条,协破各类案件43起;34起涉政、涉企、涉校案件快速侦破,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同时,望花区划分了公安分局、派出所、合作区三级网格,构建了视频监控轮、武装巡防轮、社区群防轮和单位自防轮“四轮驱动”网格化的巡逻防控格局。
截至目前,接报110警情同比下降5.57%;“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5.06%;抓获各类现行违法犯罪人员98人,同比提高6.7%;整治涉企治安隐患95件,涉企案件压降30%以上。
整合资源,汇聚防控力量
“我们还以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挥各级行政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由‘单一化’管理转变为‘社会化’管理,进一步形成了社会综合治理和治安‘大防控’的整体合力。”于庆安对记者说。
于庆安告诉记者,他们以“平安志愿者”为依托,积极搭建了区级层面的平安志愿者服务管理平台,建立了区级平安志愿者数据库,现有实名登记平安志愿者队伍40支,计3252人。并按照平安志愿者的来源、特长、意愿等因素整合分类,合理调配,组建了社会治安巡防、公共安全巡查、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法规援助、“望花好人”服务、平安文化宣传等“一队六组”的网络。集中开展了“以案说法、以案说防”活动,对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住房以及用火、用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430多处。
同时,他们还切实强化了特殊人群管控救助,坚持“以房管人”,切实做好出租房屋的管理和流动人口的服务,并深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隐患排查行动,对曾经接受诊断、治疗、救助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梳理,逐户走访排查,采集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资料,建立档案。认真落实刑满释放人员无缝衔接工作责任制,有针对性地落实教育管控及救助服务措施。
此外,他们坚持以“事要解决”为核心,充分发挥已组建的交调委、诉调委、物调委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发阶段,把综治工作延伸到基层。
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319件,化解1319件,并积极推进“公调对接”,确定了以古城子、田屯、塔峪三个派出所为先行试点,配备完善了办公设备和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