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这一年,我们一起走过。
这一年,综治新闻部围绕大事件开展了大型系列特别报道活动,无论是《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平安辽宁特刊,还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辽宁实践》以及《老典型 老经验》再回访……我们都是精心制作,战线及读者反响热烈。
在感动与被感动的众多新闻大策划中,让我们再次回味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关键词:特刊
刊发时间:7月18日
策划主题:《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平安辽宁
报道闪回:
2016,“十三五”规划的开启之年,你走在建设平安辽宁、法治辽宁的道路上,步伐坚定,豪情万丈。那一团团跳跃的色彩,贴近土地,贴近人民,让偏僻的乡村多了生机,让喧闹的城市多了祥和。
此刻,新一年度的平安奖项即将出炉,在万众瞩目中,我们在此重新梳理你的过往与辉煌……
平安是福,生活在辽宁是幸福的。在老百姓心中,平安是最基本、最朴素的期盼。对一个省份而言,平安是本,是第一民生大事。辽宁已连续十一年进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省行列,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既是对过往的肯定,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多年以来,数以万计的辽宁人投身到平安建设的大潮中,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坚守初心,犹如傲骨凌霜。全省政法机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运行新常态,不断增强工作前瞻性和科学性,牢牢把握“稳中求新”的总基调、“法治”的总取向,成绩斐然。
以全面深入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以“网格化、信息化一体推进,同步运行;视联网、互联网整体规划,先后建设”为引领,着力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以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主导,着力创新和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并且,全省认真落实“保稳定、促振兴”的主要任务,全面、持续、深入地推进平安辽宁建设,坚决维护全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20多年来,从最开始的注重打击,到服务与管理并重,再到如今的平安建设不断推陈出新,我省平安建设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目标。《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平安辽宁特刊从制度、力量、民生、稳定、创新、队伍、榜样、荣誉各方面报道了平安辽宁建设不同时期的重点,但无论工作重点有什么样的变化,平安却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特别报道
刊发时间: 9月26日
策划主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辽宁实践
报道闪回: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点小矛盾,累积起来就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
今年五六月间,在全省范围内连续发生多起因家庭矛盾纠纷引发的恶性杀人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希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文章对此更是尤为关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此类案件的再次发生。
7月25日,省综治委下发通知,决定从8月1日至12月15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截至8月末,一个月时间里,全省综治委成员单位积极开展排查调处工作,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3573起,成功调解21283起,成功调解率达到90.29%。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社会和谐稳定非一日之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始终在路上。
多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强化工作机制建设,认真推进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现、调处、预防等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努力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隐患消除在萌芽”。
为此,本报与省综治办联合推出特别策划报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辽宁实践”,意在重新梳理全省近年来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总结推广全省各地、各行业的好做法、好经验。
关键词:回访
刊发时间:3月—8月
策划主题:《老经验·老典型》再回访
报道闪回:
今年,综治新闻部进行了综治老经验回访系列报道,报道各地近年来树立起来的老经验、老典型,报道这些年来老经验和老典型的变化,实地采访那些老典型带来的新经验,以及这些年来努力工作的成绩。
3月28日,《基层基础建设“惠民”看得见》
2010年,我省强力推进了全省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的建设,全省着力基层基础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治理在平安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几年的时间,我省基层基础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从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到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到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一个又一个基层基础建设让百姓尝到了甜头。如今,我们再次走进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看看几年来的变化和发展。
5月16日,《从服务管理到信息化建设 全省实有人口管理发展进程纪事》
实有人口管理是实现社会平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是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此,省综治委专门成立了实有人口专项组,并要求各地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安指导,部门司职,社区实施”的原则,紧紧围绕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寄住人口和来辽境外人员等群体的服务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实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实有人口工作。
近年来,本报曾报道过许多实有人口管理的好经验,而今,我们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全省实有人口管理工作,看看这些经验是否还有成效,实有人口管理工作又有哪些新的发展。
关键词:策划
刊发时间:8月8日
策划主题:《锦旗飘扬颂赞歌——讲述我省政法、综治系统锦旗背后的故事》
平安、幸福是百姓最殷切的希望,为了能让百姓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奋战在我省政法、综治战线的集体和个人,不辞辛劳、不求回报,以无私奉献、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百姓点赞。
当鲜红的锦旗送到他们手中时,这不但是百姓真情流露的感谢,更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诠释,而在这些锦旗的背后总有着各类的感人故事。
近日,本报记者奔赴基层采访发现,无论从百姓心目中的“神探”裴庆新,到守护社区30年的老警杨建夫,再到心系百姓一片情的庄庆发;还是从斩断毒品利剑的沈阳市大东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到把锦旗放在心中的盘锦市兴隆台区创新街道鹤鸣社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使他们在工作中唱出了一首首爱的赞歌。
刊发时间:10月17日
策划主题:《从“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他们,为建设平安辽宁添砖加瓦》
报道闪回:
十月,是全国敬老活动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城市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基础、社会服务的中心、各类社会基础组织活动的舞台,而随着社会老年化高潮的到来,关注老龄群体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帮助老龄群体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区已成为老年朋友晚年生活的大家园,也是老年人交往的纽带。
如今,我省各地的社区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宗旨,努力营造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区氛围,使社区老年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给予他们的关怀和温暖。
同样,老年人也发挥着自身的优势,社区“五老”已经成为构建社区和谐稳定的好帮手。一些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退伍军人,虽然退休了、离岗了,但非常愿意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发挥余热,主动承担了发展公益事业、调解矛盾纠纷、保持环境卫生、传播社会正能量,形成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社区自治互动的新格局,涌现出一批服务于社区建设的爱心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