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走进大石桥市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人员有的在整理戒毒人员的档案,有的在与戒毒人员谈心。中心主任、大石桥市综治办副主任齐海泉告诉记者,这是集戒毒与康复为一体的矫治吸毒人员的机构。它有别于强制戒毒所,是专为那些在社区戒毒、康复以及自愿到中心戒毒的人员服务的机构。
戒毒康复的综合管理平台
近年来,我省吸食毒品的人员呈上升趋势,毒品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并且有向年龄两端蔓延的趋势。吸毒,能引发多种犯罪。吸毒人员为了获取购买毒品的钱,不惜盗窃、抢劫,同时因为吸毒,还能引发其他犯罪和社会问题。大石桥市在加大打击毒品犯罪力度的同时,把戒毒、遏制吸毒人员滋生当做重要工作来抓,创新对吸毒人员开展矫治工作的理念,大石桥市综治办和公安局联合组织,成立了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禁毒,编制了一张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禁毒网络。减少了戒毒人员重蹈覆辙,遏制了毒品犯罪上升的势头,对改善治安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9月,大石桥市为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设了800多平方米场所,购置了必要的设备。由大石桥市综治办、禁毒办牵头负责,由石桥、钢都、青花、金桥四个管理区派驻专职禁毒社工到中心集中办公,搭建起集戒毒康复、尿检管控、信息共享、心理辅导、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就业安置等“一站式”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大石桥市公安局为把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办好,特别为禁毒大队增配了5名警察和10名辅警,又在全市招聘了30名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社工。同时在全市各社区建立了14个工作站。大石桥市公安局对中心非常重视,大石桥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军要求增强做好禁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综合治理作用,创新方法,提升禁毒效果,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组合措施配合戒断工作
戒毒(康复)中心建成后,将接受矫治的戒毒人员一一做了登记,禁毒大队及时组织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及家属召开座谈会,教育吸毒人员坚定信心,鼓励吸毒人员家属对吸毒人员加强信任,帮助他们配合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做好戒毒工作,真正戒断毒瘾。
禁毒大队大队长祁福吉向记者介绍,中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对吸毒人员进行矫治。确实做到源头跟进、报到跟进、尿检跟进、帮教跟进、期满跟进、后续管理和帮困跟进。吸毒人员到中心报到后,中心工作人员和专职民警按照规定对吸毒人员定期进行尿检。对重点对象还会突查进行尿检。所有尿检的结果记入档案,同步录入禁毒信息系统。帮教小组根据监护对象的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明确帮教目标和措施,采取“多帮一”的方式,开展个性化帮教。工作人员与监护对象及家属必须见面,耐心进行心理疏导,沟通了解情况,及时掌握吸毒人员动态。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期满后,中心对这些人员底数要清,对其去向、工作、家庭状况、联系电话依然要一清二楚,并保持跟踪一定时间。这些戒毒人员走上社会后,帮教小组的人员还会主动定期通话或者家访,与他们交流思想,积极帮助符合政策的监护对象落实低保,解决家庭困难。鼓励他们和家人增强信心,支持他们自主创业,为他们真正戒断毒瘾投入新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
让他们的人生重回正轨
30多岁的王某由于长期吸毒败光了家产,同时身染多种疾病。他到中心报到后,中心社工白影隔三差五就上门家访,关注王某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动态。起初,王某对白影的关心并不领情,反而还有些反感。不久,王某生病住院,白影听说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因为王某的身体不好,后来,每当刮风下雨天气不好的时候,白影就会打电话或者发短信提醒王某注意身体。白影的关心,终于打动了王某。一次,王某感动地对白影说:“白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戒除毒瘾,重新做人,不让你失望。”果不其然,此后王某坚持戒毒,远离毒品。
白影对记者说:“只要吸毒人员需要,我就不会放弃。”作为中心的禁毒社工,她按照中心的工作要求,对自己负责监护的吸毒人员的个人和家庭情况都了如指掌。社区戒毒人员的尿检、家访、谈心、评估直至解除矫治等各个环节,作为社工都要参与。
白影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联系走访对象,定期提醒戒毒人员到中心进行尿检。平时不少社工都像白影一样成为了戒毒人员的“知心姐姐”。“让每一个社区戒毒人员和社区康复人员都能重回正轨,有一个美好人生。”
目前,大石桥市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正在与一家热衷于公益的医院进行合作,筹建我省第一家社区戒毒康复医院,为戒毒康复人员医疗救济等制定解决办法。该医院成立后,将破解戒毒康复人员治病难的问题,使戒毒康复人员享受到社会的关怀,增强其不再吸毒的信心。从而有效遏制涉毒人员的数量,减少社会治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