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夯实基层治理“底盘” 蓄足创新实践“能量”——辽阳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效能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辽阳记者 冯羽竹 | 发布时间: 2021-07-16 09:45

  编者按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辽阳市委、市政府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政策导向,聚力基层基础的痛点、难点,以构建“一网一中心一平台”社会治理模式为基础,以创新型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重点人口靶向整治、社会治理平台建设,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底盘”、蓄足“能量”,并相继出台制度文件,搭建起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

  一网:党建引领网格化形成“动力主轴”

  “人在网中转、事在网中办”,辽阳市着力发挥网格治理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党建+网格化+大数据”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把网格打造成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前沿阵地,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服务窗口。

  为此,辽阳市重新划分设置网格,统一划定3313个社会治理网格,实现“多网融合、一网统管、全域覆盖”。同时,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全面推行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志愿者和居民代表进网格,“五包五促”队员和机关单位在职党员驻网格,区域性党组织接网格,群体和社会组织联网格,激发基层治理红色动能,切实把网格内各个单位、各个组织的党组织凝聚起来,共商治理事项,形成一贯到底的“动力主轴”。

  白塔区是辽阳市的主城区,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白塔区委提出“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一网通办、智慧治理、快速响应”的工作思路,推行“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以党建引领基层市域社会治理创新。

  南水洞社区是白塔区实施“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第一批试点社区。为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社区着力推行“大党委”制建设,以网格化管理为平台,以多元共治为抓手,构建三级网格体系,以党小组的形式把党组织全覆盖在社区网格内,目前,党组织触角已延伸至楼栋、网格,同时创新实行“1+8+N+X”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设置“三级”微信管理群,构建“党建+”智慧治理模式,通过设置社区党群议事厅的“小平台”发挥“大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双重服务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多元参与的社会效应,实现了社区治理模式由“反应式管理”到“参与式治理”的转变。

白塔区党员宣讲广场

党员进广场宣讲国家方针政策

  一中心:四级服务管理中心让群众“最多跑一地”

  “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辽阳市把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项目,建立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与同级综治中心一体实体化运行,负责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社会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联动处置、跟踪反馈、监督检查、绩效考评等工作,打造实战运行平台。同时,积极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驻同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城乡社会治理机构一体化运行。

  日前,记者来到白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中心按照功能分区,分为接待大厅、受理窗口和工作区域,并按照“1+1+6+N”设有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社会组织孵化、社会治理指挥等功能区。

  受理窗口前,市民王女士说起自家的财产继承纠纷时很是恼火,接待人员认真记录王女士的问题,并将其引导到中心法律服务室。为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中心有多种调解组织参与,并设有常驻律师。在法律服务室,值班律师了解王女士的情况后,拿出民法典翻出具体法律条文,向其明晰法理,律师对王女士说:“中心有专业的调解员,不如大家坐下来聊一聊,把心结解开。”王女士听了律师的建议后,来到调解室向调解员咨询,得到专业的答复后,她和调解员约定了时间,调解员将组织专业调解队伍进行家事调解。

  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加强治理、凝聚力量、为民服务的功能,辽阳市大力推进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同时,街道(乡镇)、社区(村)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一体运行,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群众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咨询问题

群众在辽阳市白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咨询问题

  一平台:多元共治打造社会治理“服务一张网”

  “平台上移、服务下延”,辽阳市为解决社会治理资源分散、标准不一、联通不畅等问题,把智能化平台建设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破题之策。

  去年10月,辽阳市启动了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整合智慧党建、政府服务热线、智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综合治理、8890等各类平台的服务、治理功能,着力打造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构建“信息化支撑、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社会治理体系,从而实现了信息数据“一网共享”、运行质态“一网可视”、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据悉,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是集网格“全覆盖”、市域资源“全共享”、治理力量“全汇聚”、职能部门“全联动”、业务流程“全闭环”、疫情管理“全到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平台汇聚了以“五包五促”党员为先锋,以网格员队伍、志愿者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社会治理力量。

  网格员入户采集信息,梳理确定网格事项,依托社会治理力量和职能部门联动,对社会治理事件从巡查、发现、上报、受理、调拨、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监管、评价进行全闭环流程管控,破解了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

  此外,网格员还可以依托移动端APP,实现“一机在手、一端通办”,加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广力度,让数据多跑路,把服务群众移到网上、连到掌心。

  平台以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次”推动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为理念,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整合基层资源、条线资源,统一标准,搭建社会治理一体化实战平台,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卡通办”建设,将社会治理运用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数字点击

  能否有效解决突出问题,让群众满意,是检验市域社会治理成效的试金石。为此,辽阳市统一划分3313个社会治理网格,网格上100%建立党组织,配备3313名网格员队伍,确定225项网格事项,建成767个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智能化平台群众端普及160万余名群众,疫情防控期间,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精准防控4999人。辽阳市从网格化这个“小切口”破题,撬动了社会治理的“大格局”。

  展望

  为打造具有辽阳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辽阳市将继续全面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积极构建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网格化为抓手,以智能化应用为支撑,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为居(村)民服务全覆盖的“党建+网格化+大数据”全周期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着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引领能力、社区(村)治理能力、小区自治能力、区域联动能力,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为全面建设“四个辽阳”提供坚强保障。到今年年底,将培育50个引领有力、管理有序、效果明显、群众公认的特色示范网格党组织。2022年年底,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体制机制简约、运行管理高效、多方协同治理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全面建立,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