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妇联百合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二三事
家庭和谐事关社会稳定,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积极参与进来,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今年7月,铁岭市妇联组建成立了百合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旨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招募志愿者等方式,打造便捷、专业、高效的妇女家庭综合服务平台。
4个月以来,在这个20多平方米的调解室里,处理了很多家庭纠纷,由此留下了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

工作室里正在开展工作
婆媳闹分歧 调解员及时跟进
昌图县此路树镇东堡村有这样一个教师家庭:丈夫李彦江是此路中学的老师,妻子李洪岩是此路中心小学的一名老师,孩子在一高就读。
丈夫因突发脑出血而死亡。丧事过后,家庭又出现矛盾,家中的贵重物品如存折、房产证等东西都在李洪岩的婆婆手里保管。但婆婆拒绝交出这些东西。由此婆媳产生矛盾。
东堡村的妇联主席、百合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的负责人孙亚军得知此事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几次登门拜访,了解婆媳二人的矛盾源头,宣传法律知识,讲述妇女有哪些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通过孙亚军的积极努力工作,终于使婆媳二人和好如初,家庭矛盾也圆满解决了。
同样,也是因为婆媳矛盾,新台子镇懿路村妇女李丽前一段时间跟儿媳发生了争吵,儿媳生完小孩,她经常帮忙干这干那,不但没有得到理解,反而因一些小事和她争吵,李丽感到很委屈。据了解,她们婆媳不和已有半年多了。
村妇联主席刘亚清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带领婚姻调解委员会成员找到了婆媳二人进行谈心调解。没有去责怪哪一方,而是从讲和谐以及双方应尽的义务进行做工作。工作组的同志也分别从双方的立场角度,让大家互相理解、体谅,劝解两人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对方着想,多为家庭着想,共同将孩子健康快乐地抚养大才是共同目标。
至此,经过工作人员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婆媳二人终于握手言和,历时半年的家庭恩怨也画上了句号。
帮助困难群体 救助手段不可少
开原市莲花镇王家村有一户家庭,因为两口子意见不一致,吵架时经常把情绪带给孩子,孩子则沦为父母的“出气筒”,现在父母吵架孩子就害怕,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创伤。
镇妇联百合家事的义务调解志愿者郑凤梅知道了此事之后,立即和村干部取得联系,调查了解详细情况。多次找夫妻俩谈话。恰好市妇联周丹老师来孝德大讲堂讲课,在郑凤梅的劝说下,两人听了一堂有意义的“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课,周老师旁征博引,讲述了大量古人的家风家训,也使她们受益匪浅。
现在她们不但了解了家庭教育的方法,而且纷纷表示以后要改变态度,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在快乐、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王晓红,铁岭市清河区红旗街育才社区居民,因她跟父亲有矛盾,不经常回家,父亲以不赡养老人将其告上法庭,法院判其每月支付父母赡养费300元,她觉得生活无助,来妇联求助。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听其倾诉,了解情况,并告知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义不容辞。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社区妇联工作人员立刻向区妇联反映,在救助困难妇女时是否能给予她一定的帮助,区妇联大力支持,承诺适当时机会给予其困难救助,王晓红满意而归。
夫妻重归于好有妇联的功劳
西丰县和隆乡村民刘波与刘绍君于1998年结婚,育有一女一子。夫妻一起奋斗赚钱,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刘波不甘于这种平凡的日子,曾几次骚扰本村的一位离异妇女。妻子知道了他的行为后离家出走,坚决要与其离婚。刘波知道自己错了,不同意离婚。几次找到妻子道歉,都无法得到妻子的原谅。
今年6月份,刘波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找到乡妇联求助,乡妇联通过百合家事婚姻调解工作室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积极开展工作。首先批评了刘波本人这种破坏家庭的行为。然后千方百计找到刘波妻子刘绍君,安抚她的情绪,劝说她要以家庭为重。刘绍君听了妇联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决定原谅丈夫,重新好好地过日子。
如今夫妻两个人和好如初,同心同力地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夫妻俩也非常感谢妇联,逢人便说:“妇联真是咱的贴心人呀。”
【后记】
调解工作室,守望家庭和谐的“灯塔”
成立至今,工作室努力成为家庭烦恼的倾听者、婚姻纠纷的调解员、夫妻矛盾的化解器、道德法律的守护神和幸福生活的引路人。
工作室注重动员招募各领域资深专家、专业人士成为志愿者,通过定期召开专家志愿者座谈会等形式吸引专家参与各类妇女维权活动,形成常规化、长效化的工作模式。铁岭市妇联首批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招募志愿者等方式组建了由13家合作单位,154名律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医生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开展专业化服务,集中解决阶段性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面询、答疑及重大案件的专业指导活动。
工作室通过开展普法维权服务进社区(村)、发放海报和折页等宣传品、主流新闻媒体、铁岭妇女网、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和方式全方位展示百合家事品牌形象,扩大社会宣传面。通过挖掘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弱势妇女得到生产、生活、医疗、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援助,提高百合家事的社会效益,拓展社会参与面。
工作室按照县(市)区妇联所辖乡(镇)街(场)妇联总数50%的比例依托示范维权站、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建立县(市)区百合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截至目前,在市级工作室的先行示范下,各县(市)区相继建立了74个百合家事工作室,有效畅通了妇女诉求表达渠道,做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使权益受侵害妇女得到及时帮助、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做到矛盾纠纷的苗头早发现、酝酿中的事件早劝阻,把工作做在问题产生之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发阶段,成为守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闪亮“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