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举措构筑大平安
平安不平安,群众最有话语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平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近日,记者来到了朝阳市,从发生在朝阳市民身边的小事切身感受到了朝阳市在平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2016年是朝阳市争创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市的决战之年,他们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不出大事、少出小事、出事能及时处置”的工作目标和“防风险、控危机、处事件”的工作要求,着力实施“三四五工程”(即破解三大难题,补齐四个短板,强化五项工作措施),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力推进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深入抓好综治工作,确保了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和项目建设平稳扎实推进。

社区内的巡逻队员
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到位
为居民平安加了一把防护锁
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街道龙山社区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佩戴印有“治安巡逻员”的红袖章,在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民警的带领下穿行于社区的大街小巷。他们时不时地停下来向社区居民了解最近社区的卫生、环境、治安等方面情况,对巡逻中发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并第一时间把收集的事项上报到社区。
在巡逻中他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比如街坊邻里纠纷、车辆乱停乱放行为等,事情小的他们就当场调解解决,无法调解的,就上报移交警方处理。
“这是社区居民自己的巡逻队伍,虽然说不是‘正规军’,但他们为社区居民的安全添加了一把防护锁。”一位龙山社区居民告诉记者这已经成为了龙山社区居民共同的心声。
如今,朝阳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目标明确到位,重点督导到位,典型引领到位,真正为平安建设加上了一把锁。
年初,朝阳市综治办起草,并以两办名义印发了《朝阳市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在深入推进97项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他们通过“责任部门自主申报、党委政府遴选确定、重点领域全面覆盖、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方式,围绕中心城区和农村两个领域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1个县(市)区和1个牵头部门各1个精品项目、其它部门积极参与”的防控工作格局,选择确定45个项目作为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重点项目予以纵深推进。
同时,为了确保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尽快抓出成效,3月17日,朝阳市综治办对双塔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行督导。实地查看了双塔区光明街道建设路社区、站南街道新兴社区、长宝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并围绕加强双塔区人防、物防、技防等社会治安防范措施,深入推进城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此外,朝阳市综治办于4月15日在喀左县召开了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组织实地参观了喀左县端正沟梁警务室、喀左县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喀左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10个观摩点,与会人员深入了解和感受“喀左经验”,有效发挥喀左县“领跑打样”的作用,同时,再次提出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力度,强化目标管理,强化创新思维,强化舆论引导,进一步形成“社会治安社会治、综合治理综合抓”的生动局面,切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多元化、社会化建设进程,为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
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化解
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朝阳市在推进平安建设中涌现出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矛盾调解队伍,他们充分运用各自的优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使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了大幅提高。
喀左县大城子街道昌盛社区有一个居民心目中的“调解圣地”,它就是小张平安超市,在这里,社区民警小张把调解工作和“互联网+”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以视频调解的形式调解了多起矛盾纠纷,不但为居民提供了方便,更使调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记者在昌盛社区采访时,一位居民对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矛盾纠纷在我们这里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有小张平安超市啊!”
双塔区前进街道商行社区有着这样一支调解队伍,这支队伍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平安志愿者组成,自成立以来,他们每天下网格进行排查,发现矛盾纠纷立即调解,为居民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
前不久,商行社区两位居民因漏水在楼道内吵得不可开交,平安志愿者老李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光红赶到了现场,并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使二人化干戈为玉帛。
现在,这两位居民十分感谢社区,这支矛盾调解队伍也渐渐成为了居民们公认的“和事老”。
从这一件件小事不难看出朝阳市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朝阳市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开局良好,做到了措施到位、控制有效。
工作中,他们把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扎实做好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全面掌握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矛盾纠纷总体情况,做到了及时发现、准确掌握、全面跟进,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尽快拿出应对措施,确保在源头上、前端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同时,他们重点排查、全力化解劳资关系、社会保障、房地产、金融、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努力将各类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初始阶段。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行政调解的防线作用和司法调解的主导作用,重点抓好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实际效果,推动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纳入多元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此外,他们全面加强了信访工作,深入开展“网上信访”,积极打造“阳光信访”,按照朝阳市综治委印发的《朝阳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市组织开展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着力排查化解婚姻家庭、邻里、民间借贷等矛盾纠纷。各地区、各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努力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当地,防止矛盾升级、问题上行。
网格化、信息化有机融合
为民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通过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有机融合,强化了综治中心建设,搭建了矛盾纠纷化解指挥处置平台,极大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他们将全镇11个村划分为22个网格,选任网格长22人、网格员78人,把矛盾纠纷调解、维稳信息采集、治安防控监督、重点人员监控、365便民服务等工作职能明确为网格员职责。并按照上级对综治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全面开展了信息采集、数据录入等工作,初步实现了信息化与网格化的有机融合。
前不久,召都巴镇一村民家中有急事需要求助,于是他拨打了地区网格员的电话,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了现场,使事情得以顺利解决。
朝阳市在推进网格化、信息化建设中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到基层,努力使基层单位更有活力、基础工作更加扎实,真正实现了资源力量整合在基层、工作合力形成在基层、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在基层。
同时,他们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的功能作用,使综治中心的“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人财物保障”得以充分体现。并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继续扎实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工作进度、工作效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把网格建成“平安朝阳”的“前沿阵地”。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更加及时、更加准确地掌握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了基层开展社会治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基层综治组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开展工作,发挥好法治在平安建设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如今,朝阳市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正在稳步开展,截至目前,朝阳市、县两级综治办已经培训综治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270人次,全市已完成了从市到村(社区)四级用户的专线布建工作,7个县(市)区已经落实了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终端使用费及硬件购置费用。全市已导入综治信息系统数据2675933条,其中户籍人口信息2116045条、流动人口信息8746条、实有住房信息542495条、出租房屋信息454条、特殊人群信息868条、两新组织信息6965条、校园周边信息3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