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防疫不忘“防抑” “心灵驿站”暖心——沈阳市铁西区创新构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健康管理服务“1+5+1”工作体系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刘美茹 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21-01-18 09:38

  “早上好,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今天接到通知可以解除居家隔离了,非常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对我的照顾,也特别感谢心理咨询师在我隔离期间对我的帮助,是你们让我感到心安、感到温暖……”

  这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居家隔离人员在微信群里的真诚表达。

  沈阳市铁西区暖心聚力,创新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构建了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健康管理服务“1+5+1”工作体系,“1”即各社区(村) 指派1名班子成员担任单元长;“5”即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公安片警、小区志愿者、心理咨询师5个不同层面人员;“1”即1个督查督导体系。通过引入心理服务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以铁西区委政法委为牵头单位,扎实开展“心灵驿站”工程,将防疫与“防抑”紧密结合,不断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隔离人员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携手打造共克疫情的“心灵港湾”。

12

心理咨询师在和一个心存恐惧的居家隔离人员视频,助其提升正能量

  “心灵驿站”工程全面启动

  “对于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来说,疫情防控工作再苦再累都没什么,那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最怕的就是居民的情绪不稳定,我们日常组织管理防疫工作特别忙,很多时候没有办法细致地照顾到居民的心理感受,而且也不专业。”

  “感谢铁西区的‘心灵驿站’工程,现在沈阳市都市绿洲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宣传员和心理咨询师已经进入居家隔离人员管理微信群中开展工作,这是对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最大的支持,而且群里居民的反馈也特别好。微信群不仅仅是报体温、发通知的工作群,还是一个有人用心守护的温暖的爱心群。感谢政府、感谢心理咨询师。”

  这是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给街道领导的汇报,目前,“心灵驿站”工程共有37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入到17个街道的350个居家隔离人员微信群,运用微信群、心理热线等线上方式为全区点对点提供精准心理疏导、咨询服务。

  激发隔离人员正能量

  “有心理咨询师在身边,挺亲近,好像所有的情绪和想法都能被理解和接纳。不好受时可以随时打电话,心理疏导还免费。”刚刚结束居家隔离的小黄说。

  小黄的亲人被确诊后,他曾出现心理愧疚、害怕的情绪,总感觉自己会被排挤。铁西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了解到该情况后,立即选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与小黄时时沟通、刻刻守护,在暖心的陪伴下,小黄的恐惧和焦虑得到有效化解,才有了上述的感触。

  铁西区依托微信群推出心理干预线上服务,及时了解居家隔离人员的心理动态,发布免费心理测试小程序二维码,让居民自己进行心理测评,掌握自身心理状况。同时,心理咨询师和宣传员每天用亲切的语言问候,不定时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解压放松训练、心理短片、微课、居家室内运动、解压穴道按摩等心理宣传链接舒缓居民情绪,第一时间传递疫情动态,引导科学理性认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激发正面情绪,让真实信息跑赢病毒,减缓心理焦虑,为隔离解封、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做好舆论引导和正向激励。

  截至目前,铁西区居家隔离人员在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下,焦虑不安、暴躁恐惧等负面情绪逐步消解,未发生隔离期间的心理问题。

  构建社区工作人员的心港湾

  基层社区工作者工作非常繁重,疫情期间他们更是冲到一线,面对广大居民,所有的问题需要他们解决、困难需要他们协调,压力可想而知。

  铁西区委充分考虑到社区工作人员一线抗疫面对登记排查、核酸监测、居家隔离人员疏导稳控等诸多工作压力,难免产生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加上工作不停摆的实际情况,积攒的情绪极易引发焦虑、睡眠障碍等问题,进而延伸拓展服务范畴,将社区工作人员也纳入“心灵驿站”工程。

  都市绿洲心理咨询中心的孙老师指出,调解好情绪就是提高免疫力,及时的心理疏导就是为了守护好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安全防线。

  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结束当天的核酸检测工作后,身心疲惫的她拨通了心理咨询师的电话,咨询后这位工作人员感叹:“真的非常感谢区委、区政府和‘心灵驿站’的咨询师对咱们基层工作者的关心和关爱,一天的苦闷和焦躁已经烟消云散了,现在心里特别安静,好像在森林里,闻着树叶的清香味儿、听着鸟鸣,心旷神怡,顿时如拨云见日,充满了力量。”

  截至目前,铁西“心灵驿站”工程已为居家隔离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4372人次,发布心理宣传链接2360余次,全方位呵护关爱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成为保障铁西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减压舱”“避风港”,为众志成城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