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多元化解矛盾 精准服务民生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李良宏 王大海 特约记者 张铁恩 | 发布时间: 2016-10-10 09:53
营口营造稳定社会环境促经济发展
 
  营口市综治维稳部门注重深化综合治理,在全市创建基础网格;司法行政机关深入便民活动,法律援助形成“站、点、员”的网络模式。营口市平安框架体系日益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环境良性循环。
 
  营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宝东说,司法行政机关拓宽法律服务领域,为营口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开展网格化管理,服务民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营口经济发展提供了和谐环境。



营口市西市区社区普及便民服务“马上办”
 
  建好平安建设“前沿阵地”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安全感、安居感和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营口市不断加大综治各项工作推进力度,规范基层服务平台,把平安营口建设搞得有声有色。
 
  营口市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在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建立两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基础上,建设乡镇(街道)、村屯(社区)、网格三级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创建和规范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上,营口市健全完善了集中有序、便民高效的流程制度,建立健全了平台受理首问首接制度、协调处理议事例会制度、跟踪问效督办制度。充分利用基层网格能够主动发现情况、化解矛盾、提供服务、解决问题这一零距离服务特点,使基层管理工作覆盖到基层辖区的每家每户。同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纳入网格,实行科学划分,实现了网格单元全覆盖,确保网格管理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响应服务需求、核查办理结果,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营口市进一步明确了综合服务平台和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定位、功能,把综治和平安建设的“一揽子”任务纳入网格,把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平安建设的“前沿阵地”,把网格建成网络民意的“过滤器”;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工地、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交通、平安商场、平安学校、平安单位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推进平安社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市(县、区)三级联创。
 
  在营口市综治办积极协调下,健全了综治成员单位之间的协作机制。平台的建立,还完善了基层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社会治理联抓的工作机制。做到了矛盾纠纷统一受理、分流化解,治安形势定期分析,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突出治安问题整治有效,平安创建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展,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尤其是在全市集中开展以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涉毒人员等“特殊群体”核查管控工作中,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和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
 
  “两新”参与综治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营口建设过程中,营口市把引导“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特殊人群管控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营口市新经济组织10万多个、新社会组织1116个,从业人员67万余人,面广、线长、覆盖全、人员多。营口市综治部门指导企业建立了综治、矛排、安全、消防、法制、教育等工作领导机构;把“两新组织”的综治工作纳入平安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考核体系;在“两新组织”中开展了“村企联防、警企联防”活动,对企业周边地区开展日常巡防、隐患排查,加强了社会面的治安控制;加大了防范力度,落实了安全措施,维护了辖区安全稳定。
 
  优化法律服务
 
  2016年初,营口市委政法委出台了一系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营口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营口市司法局深刻认识到司法行政职能在经济发展中保障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作用,积极探索并采取措施,为营口市经济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公证,是经济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营口市公证处把政府重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作为服务突破口,帮助政府和企业规避项目投资建设的法律风险。截止目前,营口市公证部门办理沿海产业基地工程建设招标、市内其他招标、市政府采购等现场监督公证百余件。营口市司法局负责人说,公证人员全程参与公证服务,确保了重点工程、招商引资的顺利进行。据了解,在营口市政府招标工作中,营口市公证部门均优先安排公证人员并免收公证费。
 
  今年6月,营口市东部造纸厂附近四个社区的居民涉及动迁,民事办证量集中增加,公证部门积极为当事人办理与拆迁有关的继承、析产、赠与和证据保全公证工作,为动拆迁改造及城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公证是防范和减少矛盾纠纷的有效举措。为了提高社会对公证工作的知晓率,同时也让公证人员进一步了解市场对公证法律服务的需求,公证部门走进社区开展公证普法宣传活动,扩大了公证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公证服务的覆盖面。
 
  提供法律保障
 
  营口市司法局一位负责人说,营口市“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随着人民调解不断创新,营口市大力加强了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进一步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营口市健全了覆盖城乡的调解组织网络,完善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丰富了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目前,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已经100%覆盖了县级行政区域,今年营口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接受41件调处申请,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人民调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杜绝了因纠纷调解不及时而导致的矛盾激化事件的发生。
 
  营口市推进基层法律服务,拓宽法律服务领域,着力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营口市已经连续两届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市,所辖6个市(县)区连续多年荣获省平安县(市)区称号,一大批的基层单位也被评为省先进。平安营口创建为营口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基础保障。
 
亮点
 
  站前区
  精细管理法律服务
 
  “在站前区,严禁为找案源而发生挑诉行为。”营口市站前区司法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站前区司法局要求法律服务所将所有案件全员全案全流程录入,规范收费。司法局还将定期到各服务所进行检查督导,避免发生了挑诉行为。
 
  为提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站前区司法局定期举行法律服务所工作会议,并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满足基层对各类法律服务的需求。站前区还以年检注册为契机,严把初审关,对于存在问题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及时进行查处,并责令限期改正,组织法律服务者参加相关资格考试,切实提高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西市区
  “七彩”服务更加精彩
 
  营口市西市区五台子街道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综治工作组织,提升了基层综治工作效能。华安社区的“七彩工作室”就是特色品牌组织。
 
  华安社区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以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安民”、“育民”服务为宗旨,建立了七彩工作室,即党员工作室、廉政健心工作室、环境节约工作室、亲情工作室、春苗工作室、华安文化工作室、劳模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为辖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同时“看家护院”保社区平安。目前参与志愿者达千余名。
 
  这些工作室的志愿者们常出现在社区的楼宇小巷之间,排查隐患,解决家庭纠纷,邻里矛盾,使居民拥有了一个安居乐业、安定有序的生活环境。
 
  大石桥市
  众志成城参与防控
 
  大石桥市建立了以街面巡控、社区管控、单位自控、视频监控、区域警务协作联防和信息网络防控等“七张网”,这些网上的防控人员来自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
 
  在大石桥市区主要街路等重点场所加密视频监控设施,在巡特警、“4050专职巡防队”、派出所民警、机关民警“四级巡逻防控”模式基础上,发动机关干部、老年志愿者、企业员工、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等积极参与平安建设,目前已经有5000余名“平安志愿者”参与治安宣传和巡逻防控,形成了全天候、无缝隙的巡逻防控体系。
 
  大石桥市还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在公共娱乐场所、加油站、学校、规模企业等建立视频监控点,扩大了全市视频监控的覆盖面,增加了社会综合管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