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一份路畅人安的新答卷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 特约记者 卢晓路 | 发布时间: 2016-10-10 09:45
聚焦全省首家社区铁路护路工作站
 
  大连金普新区中长街道长兴路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也是新区内最大的棚户区,辖区现有居民5620人,流动人口4000多人,金城、沈大、丹大铁路在辖区穿行,总长度约3.5公里,铁路沿线周边城农混居、治安状况较为复杂、铁路护路安全隐患较多。
 
  为全面提高辖区铁路护路工作水平,增强辖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2014年初,中长街道在新区综治办帮助指导下,按照“安全第一、守土有责”的原则,通过广泛发动、整合资源和工作创新,在辖区长兴路社区建立了“长兴路社区铁路护路工作站”。
 
  通过两年来的实际运行,护路工作站的成立较好地提高了铁路护路工作能力,保障了铁路运行安全,护路队伍上线和监管实现了100%,连续两年涉铁零事故。今年3月,大连市综治办还在该工作站召开了全市铁路护路工作现场会。
 
  整合各类资源 创建铁路护路新阵地
 
  中长街道在金普新区综治办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投入10余万元,对长兴路社区二楼办公区域进行了整体改造,建立了“长兴路社区铁路护路工作站”,配备了相应办公设备。又将辖区企事业单位纳入到铁路护路工作站成员之中,积极争取各方在人力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在铁路沿线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长兴路社区还在辖区中长小学建立了专门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宣传阵地,定期不定期开展护路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资源整合、建章立制和群众参与,长兴路社区铁路护路工作形成了统一有序、齐抓共管的崭新局面。
 
  借助互联网 创建联络指挥新平台
 
  中长街道在长兴路社区铁路护路工作站实行了“一机二队”巡线新模式,“一机”即一台电脑,在护路工作站专用电脑上建立了铁路护路工作微信平台;“二队”即建立两个铁路护路小分队,为每名护路队员各配备一部手机,便于其在巡线过程中将发现的各种情况第一时间向工作站微信平台发送,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该微信联络指挥平台创建初期,由于护路队员年龄偏大,平均年龄52岁左右,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智能手机,为了让这些护路队员尽快熟悉和掌握智能手机的操作方法,街道、社区组织专门力量对护路队员开展“一对一、手把手”式的操作培训,负责“包教包会”。培训老师从最基础的手机打字开始,从易到难逐步深人,最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训,使全部护路队员能够熟练掌握微信、QQ等通讯联络方式,独立操作拍照、发送语音等微信功能。
 
  目前,社区义务护路队员通过每天定时巡逻,对涉铁安全、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等做到第一时间向工作站报告,确保相关问题、隐患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
 
  广泛发动 创建“联防联动”新模式
 
  创建“小小养路员”机制,实现“小手拉大手”。长兴路社区辖区内的中长小学95%以上的学生为流动人口子女。针对这部分群体的特殊性,工作站以法制教育课为载体,积极争取校方支持,将爱路护路宣传教育融入到各类教学活动中,在寒暑假期向学生们发放铁路护路宣传册、签订《爱路护路责任书》,开展“小手拉大手”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常态化护路宣传教育,逐渐增强了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爱路护路意识。
 
  创建“企业联防机制”,发挥协同作战效应。在积极争取辖区企业单位对护路工作的支持基础上,工作站重点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护路教育和相关培训,做到了社区、企业联防联动。
 
  长兴路社区铁路护路工作站成立以来,社区未发生一起与铁路安全相关的重大安全、治安案件,未发生一起重大矛盾纠纷及上访事件,铁路沿线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护路意识大大增强。此外,铁路周边卫生状况也有了较大变化,铁路道口交通秩序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