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贴心服务推动营口经济发展
秩,常也;秩序,常度也。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由社会规则、经济规则所构建和维系,在规则下,社会才能和谐进步,经济才能稳健发展。公安机关在保障社会和经济秩序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营口市公安系统以“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一切以维护营口平安稳定为要务”的理念,自觉把公安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在强力打造立体治安防控体系的同时,适时推出便民利企的服务经济发展的举措,保障经济社会秩序,为营口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大石桥市的车站、商业区、学校等重点区域都有这样的警亭,警亭人员由一名民警和辅警组成,在为人们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随时准备出警
打造安全发展环境
今年,营口市委政法委要求政法机关做好服务经济这一重要工作,营口市公安局作为治安防控体系的主力军,紧密围绕营口市经济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强化主动作为的责任意识,积极拓展服务职能,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制定并下发了《营口市公安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方案》,同时向社会公布了《营口市公安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80项举措》。
“严厉打击危害市场经营的欺行霸市、寻衅滋事、敲诈勒索、讨债逼债等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市场经营者合法权益。”“落实经济保卫措施,主动帮助企业完善自防自治措施,及时分析企业内部易发案件的规律和特点,定期向重点企业发布预警信息,指导自防自治。”80项便民利企举措中还包括简化取消部分审批手续,缩短窗口服务时限。深化绿色通道服务,对车辆相对集中的企业,涉及到车辆检验、注册、变更、报废以及驾证年审、换证等项业务,单位提出申请的,均可提供预约和登门服务。对企业引进人才落户、工程项目办理都有相关的便民服务。80条举措还优化公安执法行为,拓宽网上服务渠道,完善警企联系机制,建立打击经济犯罪社会联动治理机制,与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维稳研判会商机制。建立驻企服务站。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重点项目现场设立警务工作站,派驻专职民警,开展警务工作。
营口港是我省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港口,营口港务集团公司不仅承担着巨量吞吐任务,而且还要管理90多家驻港企业,仅港口从事运输的民营车队就多达37家,有车辆3000余辆,管理难度非常大。营口港务集团公司综治办副主任郭继权向记者介绍,营口公安服务经济80条举措的实施,促进了车辆的安全管理、平安运输,港口运输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为企业,对80条举措感受十分明显,措施针对性强,操作性也强,企业是服务措施的受益者。
送给企业发展“定心丸”
安商、稳商、暖商,便企、利企、惠企,营口市公安机关注重将推行服务承诺与严格贯彻落实结合起来,力争用诚信兑现对便民利企举措的承诺。在注重服务总体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零距离、贴近式服务。
营口市的两新组织在经济总量中占的比例比较大,这些企业虽然在产值上很高,但在经济地位上还是略低于国企,对新经济组织的合法保护,无疑会激发新经济组织对经济发展的投入。营口市公安局在执法工作上做到最大限度人性化,对重点领域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营口市交警部门一位负责人说,对运输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建设物资的车辆,需要在市区内限行道路上通行的,运输单位提出申请后,只要道路安全通行状况允许,装载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交警部门就会及时核发禁行道路通行证。为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公安机关对涉企行政检查实行严格控制。除消防和安全生产检查以外,实行执法检查计划管理、备案登记制度,明确要求其他警种部门不得随意进入企业检查,以防影响企业生产,干扰项目建设。
服务经济“最后一公里”
营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宝东说,营口市公安局出台80条便民利企措施,充分体现了公安局维护平安稳定、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希望能使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服务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营口公安系统提出这样的口号: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经济建设推进到哪里,公安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为此,营口市公安局提出了强化责任制度保障、强化运行机制保障、强化内外监督保障。
记者在营口的大石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市区、站前区、老边区的公安派出所采访时,都听到了民警谈论80项便民利企举措的事情。老边区公安分局边城派出所所长张彬对记者说,上级要求公安民警要对80条熟知、熟用,同时还对责任警种、负责领导和责任人进一步明确,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在全区挑选70家亿元以上在建、已建规模性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选定民警为服务经济发展联络人,每名联络人深入企业进行走访,征求企业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8次,受到对接企业的好评,同时开启“企业立项建设,公安同步跟进”工作模式,开展重大工程现场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活动。
营口公安切实建立了联系企业、排查整治服务问题、宣传树立服务典型等运行机制。确保民警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工作状态执行各项服务举措。同时,营口市公安局专门建立了落实80条服务举措的巡查机制,对各部门特别是基层所队和“窗口”单位进行专门督察巡视,确保承诺能够兑现、措施能够落实到位。
亮点
经济技术开发区:
优化“1、3、8分钟处置圈”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打造特色亮点,有效提升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效性,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上升。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你们拿下了。”这是一名绑架嫌疑人被抓后发出的感慨。这个治安防控系统有“1、3、8分钟处置圈”,开发区公安局在车站、商业区、学校、广场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设置了4个1分钟处置圈、6个3分钟处置圈、13个8分钟处置圈,在全区进出主路口设置14个10、20分钟封闭圈。在辖区分布5个大型移动警务车“平安航母”集群、6个多功能警亭“平安小屋”,加大巡逻密度,最大限度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处置率,科学用警,警力跟着警情走,最大限度把有效警力布置在街面,提升治安管控能力。
站前区:
“一键式”报警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新学期开学后,营口市站前区很多学校的师生感觉安全感又增加了,学校的门卫室都安装了像银行里一样的报警系统——“一键式”报警系统。一旦发生不法人员侵害学生事件,学校安保人员一按下去,站前公安分局、派出所、保安公司报警系统就会响应,同时学校校长的手机也会发出警情。
“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的启动,实现了校园安防的“零时差”接处警。在校方报警第一时间将画面、语音传输到派出所、保安公司,同时还将报警信息推送到社区民警移动警务终端和校方领导的手机,从而达到处警效能最大化。在校园保安人员处置的同时,保安巡逻车也会奔赴现场,控制局势,弥补了复杂治安时段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目前,“一键式”报警系统正在站前区推广。
西市区:
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技能防控
营口市公安局西市分局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警企、警民联动联防模式,搭建“社会资源整合平台”,将社会视频资源接入派出所勤务警务室,实现了立体化防控打击、可视化指挥调度、数字化治安管理。
金牛山派出所是省公安厅确定的全省基础信息化试点单位。通过社会视频资源接入派出所,实现了辖区视频监控全覆盖。这个大平台具有现场视频及时回传、民警定位以及“一键式”报警等功能,实现了实时巡查。前不久,金牛山派出所利用这个平台抓获技术开锁入室盗窃人员两名,破获了系列案件19起,涉案金额1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