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以人为本 创新管理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李滢乐 | 发布时间: 2016-09-26 13:53
专访沈阳市沈北新区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佟常清
 
  今年,沈阳市沈北新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立足于沈北新区实际,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直接、最热点的事情出发,从维护稳定最关键的环节做起,切实把平安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近日,记者有幸来到沈北新区,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佟常清面对面地畅谈沈北新区今年在平安建设中的亮点。

 
  记者:社区是平安创建的基本单位,沈北新区在社区改革中有哪些创新?
 
  佟常清:近年来,沈北新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街道社区改革,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社区,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做优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社区组织活力明显提升。
 
  沈北新区调整了社区规模,构建全新社区治理体系。完成了社区重组工作,新组建了26个城市大社区,在城市社区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在农村社区设立了社区服务站,构建了“一委两会一中心”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两委一会一站”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推行“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社区工作机制,实现了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沈北新区制定责任清单,明确街道社区工作职能。进一步向街道社区下放职权,强化了街道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优化了街道党政机构设置,构建了面向社区的服务管理平台体系,做到了职能衔接、工作互动、人员融合。
 
  沈北新区下沉工作重心,做大做强社区干部队伍。选派了26名副处级干部下沉到城市社区担任社区书记,113名科级干部到农村社区担任社区服务站站长,144名机关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工作,社区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组织下沉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召开了多次的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会议,社区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记者:基层网格化是平安建设的必经之路,沈北新区在网格化上有哪些成果?
 
  佟常清:沈北新区以网格化管理服务为抓手,实现平安沈北建设精细化。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细,沈北新区由政法委书记亲自带队带领部分城市街道及社区共计10余人到全国网格典型示范区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全区区情,加强网格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起点全面推进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沈北新区按照“全域覆盖、无缝衔接、属地管理、负载均衡、相对稳定”的原则,将全区划分基础网格529个。各街道、社区合理设计基础网格公示板,使网格管理工作透明化,提升群众知晓率,让便民服务更加人性化、便捷化。
 
  同时,沈北新区由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牵头,在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基础数据采集录入主体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对11个街道基础网格的四至边界逐一进行核对确认,并绘制网格电子地图,形成了涵盖电子地图、统计分析、监督考核等功能的网格化综管平台。
 
  记者:今年,平安沈北建设又有哪些新的局面?
 
  佟常清:我们以打造平安家园为重点,开创平安沈北建设新局面。
 
  沈北新区综治委将人民调解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立足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区建立起上下贯通的群众诉求通道。并依托“大调解”工作平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同时,沈北新区打造百姓身边派出所,继续推进警力下沉。在治安巡逻方面,采取车巡、徒步巡逻与网上视频巡逻相结合的方式,为居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平安、稳定、和谐的治安环境。
 
  在社区法律服务方面,沈北新区继续推进法律服务下沉,开展便民法律服务活动,优选出89名法官、50名检察官、25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与各社区对接,定期深入社区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并开展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普法长廊、普法凉亭、普法墙画等公共设施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