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平安城区升级版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压力的倍增,社会治安仍是影响平安大连建设的“拦路虎”,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大连市普兰店区政法部门紧密联系实际,全面加强以“打防并举、专群结合”为核心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多警种武装联合大巡逻
治安不好 追究党政领导责任
群众看平安,首先看治安。在大连市普兰店区,社会治安的好坏,不但与每一名群众息息相关,还与各级党政领导的晋升、奖惩等紧密相连。
多年来,普兰店区始终坚持把社会治安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做好整体、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大的框架任务目标。虽然党政领导一届一届地更迭,但强化社会治安工作的决心从未动摇,始终持续加强建设,保持规划建设的连续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普兰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践中,也从未缺少过创新之举。该区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结合起来,大胆创新与实践,及时总结本地区成功做法,主动借鉴其他地区有益经验,加快理论和实践创新,确保能够始终用先进的理论、做法指导治安管理社会实践;坚定地走新型的群众工作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专群结合,既要发挥好职能部门的骨干作用,又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群防群治队伍,形成了专群互动良好、配合有力的社会治安整治工作新局面。
多年来,普兰店区始终牢牢抓住“责任制”这个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的“龙头”,把抓好社会治安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政绩考核、晋职晋级、奖惩挂钩,形成以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权制为框架的社会治安治理责任体系,推动各级党政领导真抓实管,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逐年深入发展。
实现齐抓共管 不做表面文章
1996年,选择下海经商的乔伟,推着一台三轮车在市场卖麻辣烫,每天晚出晚归的生活,让她过得既充实又害怕。“那时候每天都要搞得凌晨三四点才回家,最担心遇到吸毒的和二流子闹事。”乔伟说,有一次,她晚上10点多收工回家,推着三轮车往回赶时,一名男子从她的车轮边擦过,随即倒地呻吟。乔伟很快意识到这是典型的“碰瓷”,虽然民警赶到现场进行调解,男子仍不肯罢休,无奈之下她只能选择“破财消灾”。时隔20年后,每晚7点半,乔伟仍然出门,不过如今的她出门是去休闲散步,无论多晚,她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现在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哪怕是夜间独行也有安全感。”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乔伟感受的安全感,与近年来普兰店区持续加大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力度不无关系。
近年来,普兰店区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势,在“综合”上做文章,把力量、手段、工作三个方面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丰富内容,形成一个治安防控的科学工作体系。
发挥公安机关的骨干作用,坚持提高公安机关在指挥、刑侦、防控、情报、联动等方面的关键能力,统筹兼顾,科学整合,逐步构建起以“110”报警中心为指挥枢纽,建立起由刑警队、巡察队、派出所多警种联合的“点、线、面”治安管理模式,既做好信息主导警务的信息基础化、研判专业化、指挥扁平化、实战合成化的“四化”工作任务,又加强了对繁华街区、多发案地区和时段的有效人物技综合防控,紧紧围绕“快”字,组织精兵强将,对“挂账”的大案要案集中进行攻坚,对新发生的大案快侦快破,形成对违法犯罪的强大震慑力。
社会治安工作仅仅依靠公安机关是远远不够的,群防群治是必经之路。普兰店区不断完善社区防控网络,在街道(乡镇)综治部门和公安机关指导下,实行治安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基层的各种维护治安力量摆进去,落实网格员实名化,使治安管理工作实现全覆盖。
——充分发挥基层治保委员、委居(村屯)负责人等常规工作力量,积极开展治安防范常识宣传、技防设施安装、重点群体管理等工作,逐步推广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综合防范措施。
——企事业单位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按照保卫条例要求,加强安保人员配备、专业技能培训、安装技防设施、工作机制完善等基础性工作,更多地把单位创建成治安防范的安全“点”。
——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壮大发展,组建了各类巡防队、看门望锁队伍、邻里守望、治安中心户长等,不断推动形成以公安机关为龙头,社会面防控为基本,单位内部安保为节点,社区(村)为块的治安防控工作体系。

监控探头
立体化防控维护平安稳定
近年来,普兰店区不断加快构建以覆盖城乡的视频监控网络为支撑,突出治安重点的综合防范控制,严密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多种力量联动的规范化防控体系。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巡逻的警车。大连市公安局普兰店分局民警告诉记者,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公安部门全力将警力压向路面一线,巡逻民警全天候街面主干道巡逻,以巡代警、屯警街面,对盗抢现行违法犯罪实行以快制快。
打击是最好的防范手段。普兰店区公安机关找准关键节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对一些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和涉黑涉恶、“两抢一盗”等猖獗一时的犯罪活动,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整治和专项斗争,坚持露头就打,绝不让其形成气候。同时,司法机关对重点的犯罪分子实施快捕快判,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震慑和高压态势,使一些蠢蠢欲动人员不敢有犯罪的念头,更不敢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政法机关的雷霆之势强力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的公正安宁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树立了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让各种违法犯罪在专群结合的治安保卫战中无立足之地。
加强重点人、重点场所管理服务,是重要的预防手段。普兰店区以社区(村)为单位,建立了外来人口等11类重点人员动态台账,部署专门的管理服务队伍,并将重点人员的动态信息纳入到综治信息化平台之中,防止其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对歌厅酒吧等重点场所,针对各自的突出问题,定期不定期组织联合工作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加强基层创安工作,是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普兰店区坚持积小安促大安的理念,加强17个行业的“条块”创安工作,为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搭建更多的有效载体,不断扩大治安管理的社会基础,促进了社会平安稳定。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普兰店区公安机关不断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强化信息主导警务的现代警务发展理念,坚持信息基础化,加强情报专业队伍和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完善三级情报研判体系,扩大拓展信息收集的范围和质量,开展对信息情报的动态科学化管理;坚持研判专业化,全力造就一支业务过硬、技术娴熟、研判精准的专业队伍,在智能化研判工具、研判方法和开展综合性研判工作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提高了治安管理的精度;坚持指挥扁平化,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现有的指挥平台,完善警情分级指挥和处置工作规范,缩短警情响应时间,将指派命令下到岗、到车、到人,真正实现了情报导侦、情报导警。此外,公安机关坚持实战合成化,坚持警种联动、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推动形成了常态、共享、联动、共赢的合成作战工作模式,科学地把各类警务资源和社会资源调动起来,促进了全区和谐稳定。